仁怀多举措推动实施“健康优先”行动
注重体育教育 健强学生体魄
![]() |
盐津二小篮球班级联赛现场。 |
本报记者 郝梦 徐颖
走进遵义仁怀市第六中学,操场上羽毛球、篮球、足球等各类球类运动正热烈进行。学校拥有15名体育教师和1个贵州省乡村体育名师工作室,是全国传统体育项目(田径类)学校及遵义市田径(中长跑)高水平运动员培养基地。秉持“三段常规训练+体育课专项练习”模式,学校实现了早操、课间操、下午锻炼、体育课的环环相扣,确保每位学生都得到全面锻炼。
在体育教育方面,仁怀市盐津第二小学也下足了功夫,精心设计了以“童心体育”为主题的课程,结合足球操、绳操、体能训练等多样活动,全面激发学生的运动热情。学校还建立了学生体质健康档案,定期测试身体指标,为每个学生量身定制个性化的锻炼方案,确保体质持续提升。
2024年,仁怀市教育体育局提出了“人人有特长,个个有爱好”的校园体育教育目标,旨在通过转变观念、优化场地与器材保障、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和丰富活动内容,全面推动学生体质强健的工作。“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是落实五育并举的关键体现,做好体质强健工作是实施健康优先战略的核心行动。”仁怀市政协副主席、仁怀市教育体育局局长王廷勇表示。
2024年,仁怀市教育体育局围绕提升学校体育工作召开了五次校领导会议,组织了两次体质强健提升专题研讨,并进行了专项督查。针对“人人有特长,个个有爱好”的体育教育目标,先后印发了《仁怀市中小学校大课间提质增效行动方案》《仁怀市中小学校大课间提质行动方案》等文件,并将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优良率达到50%作为学校评优评先的重要标准。同时,督促各学校将体质健康测试纳入体育教师及班主任的考核范畴,坚决摒弃单纯追求成绩的狭隘观念,力求从根本上转变教育评价体系。通过这一系列举措,全市上下逐步形成了共同关注体育教育、增强学生体质的坚定决心和浓厚氛围,推动了校园体育教育的深度变革。
2024年,仁怀市教育体育局按照《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要求,全面督促各校配齐、配足体育器材,并启动了场地补齐工程。全市共投入3040万元新建运动场地15块,1817.5万元用于修缮7块运动场地,40万元采购体质健康测试器材。此外,市财政已预留200万元用于2025年场地改造和器材补充工作。今年,将开展器材场地“校校达标行动”,确保每所学校在器材和场地上都能满足教学需求,为体育课时的充分开展提供坚实保障。
在教学改革方面,仁怀市大力推进大单元教学模式,推动“课堂+实践+联赛”一体化的育人新格局。2024年成功总结出10个教学经典案例,50位教师在遵义市级以上优质课竞赛中获得荣誉。为进一步优化教学内容,引进了足球、篮球、跳绳等专业培训机构11家,为课堂教学提供了有力的补充。
未来,仁怀市教育体育局将始终秉持“体育是五育并举的基础性工作”这一战略方针,持续深化“人人有特长,个个有爱好”的教育理念,全面推进体育教育改革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