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14日 星期二
贵州教育报数字报 -> 2025年01月14日 星期二 头版 -> 第A03版:校园 -> 以“温润”为脉,构建“五润”育人体系

贵阳十四中:

以“温润”为脉,构建“五润”育人体系

2025年01月14日 星期二 贵州教育报数字报 字号[ 放大+ 缩小- 默认 ]

校园活动。

特色课堂。

    本报记者 潘国虎

    贵阳市第十四中学,自1958年建校以来,便坐落于风光无限、旖旎动人的南明河畔,与风景如画、令人心旷神怡的河滨公园比邻而栖。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不仅为校园披上了一层自然与人文交织的华彩,更孕育了学校淳朴敦厚的校风、严谨细致的教风、求实进取的学风,以及那份独一无二、深邃悠长的文化气息。

    作为南明区按照东西南北中全方位打造的16所优质示范校之一,多年来,贵阳十四中始终秉持“温润”教育理念,深耕细作于教育创新的沃土,勇于实践,不断探索。如今,学校已驶入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以崭新的面貌和蓬勃的生机,向着更加辉煌的未来疾驰。

    “温润”理念根深叶茂

    “温润”之源,究竟何在?

    追溯中国历史长河,“润”一字,早已深载于 《广雅》 之中:“润,饰也。”它润泽心灵,装点人生,成为万千学子心驰神往的光彩与情怀。

    从学校的地理位置探寻,“温润”之韵,源自那潺潺流淌的南明河。它浇灌着这片土地,滋养着这方百姓,更孕育着这座城市的文脉与灵魂。

    贵阳市第十四中学党总支书记张妍说:“凡称得上教育之物,必不可少的是温度,是人性的温度,是让学生心灵得以富足的精神温度。”教育是温暖人心的事业,应如南明河水一般,悄无声息地滋润着每一个学生的心田。

    于是,“温润”教育在贵阳十四中得以传承。在这一理念的引领下,学校不断探索与实践,将教育的温度融入每一个教学环节,让每位学生都能深切感受到教育的温暖与力量。

    基于“温润教育”的理念及校情,学校将育人目标确定为“润五彩青春,做明理少年”,师生发展目标为“每天做更好的自己”,并据此构建了独具特色的“润”课程体系。在课程设计上,学校紧密结合中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与实际,提炼出道德素养、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健康素养、艺术素养等五大核心素养,明确了以“培养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核心的“润”课程目标。围绕这一目标,学校精心确定了课程门类及内容。

    温润如玉,滋养心灵。在贵阳十四中,这一理念被赋予了鲜活的实践。

    学校致力于打造一个“有高度、有宽度、有温度”的教育环境。这种温润如玉的教育氛围,不仅弥漫在师生之间的日常交流中,更渗透到每一个教学环节之中,成为推动学校发展的灵魂与动力。在课堂上,教师们是与学生平等对话的引路人;课后,化身为学生们的知心朋友,解答他们的困惑。

    教育的本质是通过爱的润养实现对人的塑造。

    张妍表示,真正的教育应是一种全方位的滋养。它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生活等。正是这样一种深植于心的教育理念与文化滋养,让贵阳十四中在教育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宽广。

    “五润并举”全面育人

    张妍介绍,秉承“温润教育”的核心理念,贵阳十四中匠心独运,构建了以“五润”——润德、润智、润体、润美、润心为支柱的课程体系,全方位、多层次地滋养着学生的心灵、智慧、审美、品德与体魄。

    润德课程,贵阳十四中坚守道德教育的阵地。通过道德与法治课程、礼仪修养课程、主题班会、志愿服务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铸就坚实的道德基石;还着重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责任感和公民精神,让他们成为有道德、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

    而在润智课程上,着力提升科学素养。注重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通过项目式学习、科学探究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锻炼科学思维。多年来,学校骨干教师指导学生参加了机器人竞赛、青少年创新大赛、社团实验教学等活动,获得各级各类比赛荣誉百余项。学校先后被评为“2021年度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活动特色单位”、“贵州省科技活动基地校”、“贵阳市科技活动基地校”。

    在润体课程方面,贵阳十四中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致力于打造强健体魄。学校开设了篮球、足球、田径等多样化的体育课程和课外活动,让学生在运动中挥洒汗水,增强体质,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同时,学校还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与生命安全教育,为学生筑起心灵与生命的双重防线,确保他们健康成长。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学校体育工作示范校”、“市级心理健康示范校”。

    润美课程,则是该校审美情趣与艺术素养的摇篮。学校开设了音乐、美术、舞蹈等多彩艺术课程,让学生在欣赏与创作艺术作品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审美情趣,涵养艺术底蕴。同时,学校还定期举办艺术展览、音乐会等活动,为学生搭建展示才华的璀璨舞台。2023年,学校再次被评为“贵阳市艺术特色学校”,参加省市区各级合唱比赛,多次荣获一等奖。

    在润心课程领域,深耕人文素养的沃土。精心策划了国学经典诵读、诗词大会、文化讲座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引领学生遨游于中华文化的浩瀚海洋,领略其博大精深。学校先后获“全国第三批国防教育特色学校”、“贵阳市国防教育特色学校”,2024年荣获贵阳市第二批“孔学堂传习社”授牌学校称号。

    多措并举 深化发展

    为将“温润教育”理念与“五润”课程体系深植于心、践之于行,贵阳十四中锐意创新,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全面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

    教师是教育的基石,是“温润教育”的践行者。

    在贵阳十四中,有一群特殊的教师——名师和学科带头人。他们凭借着自己深厚的教学功底和丰富的教育经验,通过公开课、示范课、讲座等形式,将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教育理念传递给更多的教师,促进了学校教师队伍的整体提升。此外,还通过实施“青蓝工程”、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培训和学习交流活动等方式,让青年教师迅速成长起来,也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注重创新优化,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学校倡导教师采用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等新型教学模式,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愉悦中学习知识、掌握技能。

    在语文课堂上,教师们巧妙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现经典文学作品和诗词歌赋的独特魅力;在数学课堂上,教师们则借助网络教学平台,实现在线互动和答疑解难,让学习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张妍介绍,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关键环节。学校注重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和管理机制,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的管理和实施效果。学校开设了实验课、实训课等实践课程,建立创客基地,配备了专业的实验设备和指导教师。

    此外,学校完善家校合作机制和社区共建平台,定期组织家长会、家访等活动,与社区合作开展各类文化活动和志愿服务活动等,及时向家长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表现,为学生提供更多社会实践机会和锻炼平台。学校被评为“贵州省示范家长学校”。

    在“温润教育”的引领下,贵阳十四中取得了丰硕的教育成果。学生们在各类学科竞赛和艺术比赛中屡获佳绩,近两年来,该校学生参加科技、艺术各类比赛,荣获国家级奖项3次,省级奖项25次,市级奖项15次,区级奖项2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