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13日 星期一

药物“合用”有风险

专家提醒:儿童有用药年龄标准,应在医生指导下对症治疗

2025年01月13日 星期一 贵州教育报数字报 字号[ 放大+ 缩小- 默认 ]

资料图

    冬春季是儿童呼吸系统疾病高发期,近期,武汉儿童医院专家接到不少家长的咨询:“孩子突然烧起来了,能赶紧上‘流感神药’吗?”“孩子得了流感,多久能康复?”“如何预防,能帮孩子平安度过流感高峰期?”……针对家长关心的这一话题,1月8日,武汉儿童医院发布当季健康小贴士。

    1药物“合用”有风险

    1月7日晚,刘女士发现7岁的女儿萌萌(化名)蔫蔫的,人提不起精神,身上没劲儿,晚饭吃了几口就回了房间。她担心孩子中招流感,深夜起来一测体温,萌萌竟烧到了39℃。爸爸见状,建议赶紧先用玛巴洛沙韦顶一顶。但妈妈有些纠结,拿不准是先用药还是去医院。在高烧一晚后,刘女士带着萌萌来到武汉儿童医院香港路院区,向该院呼吸内科主任医师王艳丽问诊咨询。在确诊为甲流后,萌萌开始用药治疗。

    “很多家长一见孩子高烧就慌了神,觉得是感染流感了,甚至要孩子提前吃药预防,殊不知其中有诸多误区。”该院药学部副主任药师刘茂昌解释,发热是不同疾病的症状表现,不能仅凭发热就和流感挂钩。即便最终确诊为流感,药物的选择也有讲究。

    目前在我国获批用于儿童抗流感病毒治疗的药物中,奥司他韦为老牌抗流感药,主要作用是阻止病毒的释放,可用于流感的治疗和预防,需要连用5天,目前适用于2周龄 (出生14天) 以上的儿童、成人,甚至必要时可用于孕妇;帕拉米韦则需要根据患儿病情连续静脉滴注1—5天,重症患儿则在此基础上应适当延长疗程;而新晋“网红”流感用药玛巴洛沙韦 (片剂/干混悬剂) 是直接抑制病毒的合成,只需口服一次,但仅用于5岁以上的儿童在确诊流感后用药,家长们一定要注意。

    如果孩子得了流感,能不能两种药同时用?近来,不少家长提出疑问。“临床研究并未显示合用疗效更佳,多重用药还会增加安全风险,不建议同时服用。”刘茂昌表示,从现有的临床研究数据来看,玛巴洛沙韦联合奥司他韦与单用奥司他韦相比,并未显示更好的临床获益,不支持家长将玛巴洛沙韦、奥司他韦一起合用。另外,王艳丽建议,家中如有孩子发热,家长先别慌,先快速排查发热、咳嗽的原因,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对症治疗。

    2接种流感疫苗经济有效

    冬春季呼吸系统疾病高发,病原体主要通过呼吸道分泌物的飞沫进行传播,也可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感染者通常在感染后的1—4天出现症状,在发病后24小时内达到高峰。

    如何让孩子平安度过流感高峰期? 武汉儿童医院院长、呼吸内科主任医师陆小霞表示,儿童机体免疫功能较低且抗体生成能力较弱,相比较成人而言更易中招;其次,对于宝宝来讲,因为好奇心重,小手很容易四处乱摸,当病毒黏附在宝宝的手上,随后宝宝又揉眼或者鼻子,就容易被病毒感染。

    “想要平安度过冬春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很重要。”陆小霞提醒家长,孩子要注意勤洗手,在咳嗽、打喷嚏时掩住口鼻,避免用手直接接触眼睛、鼻子和嘴巴;此外,保证均衡饮食、充足睡眠,进行适量的体育运动都可以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在特定场所,如人群密集且密闭或通风不良的房间,需做好通风和有效个人防护措施。

    王艳丽提醒,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最经济、有效的方法。通常流感疫苗接种2—4周后可产生具有保护水平的抗体,最好在当地流行季前完成,整个流行季内也能接种。一般情况下,冬春季是我国南北方地区流感高发期,南方地区往往还会在夏季出现高发流行。

    3“中招”了多久能恢复

    一旦感染流感,发热、咳嗽、喉咙痛、流鼻涕、肌肉疼痛、头痛、乏力都是典型症状;年龄较小的孩子可能还会出现消化道症状。王艳丽“画重点”提醒:0—3岁儿童流感的症状不典型,可能表现出食欲不振、易哭闹、呼吸急促等症状;3—6岁儿童多表现为明显的发热、咳嗽和喉咙痛,活动较平时有减少;6岁以上儿童的症状接近成人,可能出现寒战、高热、全身肌肉酸痛、乏力等。不少家长认为孩子只要不发热了,就是恢复了,其实不然。

    王艳丽表示,即便在规范接受抗流感病毒治疗后,儿童仍有3—5天的排毒期。通常情况下,孩子退热后48小时,且流感样症状明显好转,才算完全恢复。如果孩子不慎中招,家长也不用过于焦虑,密切观察孩子的病情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家提醒

    孩子发生高热惊厥,应如何应对?

    如果孩子发生了热性惊厥,家长一定要保持冷静,可按照以下操作步骤处理:

    1.让孩子侧卧或者头偏向一侧,清理周围有尖角的东西,保证孩子在惊厥发作时不被伤害。

    2.惊厥发作时,不要给孩子口中塞入任何东西,也不能喂食,更不要尝试通过按压肢体让孩子停止抽动。

    3.记录孩子的惊厥持续时间、发作特点,如果惊厥持续时间超过5分钟,或既往有过惊厥持续状态的发生,应呼叫救护车。多数情况下,孩子的惊厥会在5分钟内停止。

    4.抽搐停止后根据体温及时使用退热药。

    什么情况需要紧急就医?

    若孩子出现发热、咳嗽、咽痛等流感样症状,同时伴随以下情况时,提示病情严重,需及时到医院就诊:

    1.精神和神志改变:反应迟钝、嗜睡、烦躁、惊厥等;

    2.呼吸困难和/或呼吸频率加快;

    3.严重呕吐、腹泻,出现脱水表现;

    4.尿量明显减少,四肢末梢冰冷,皮肤颜色差、发花;

    5.原有基础疾病 (如哮喘)明显加重;

    6.高热持续不退、喂养困难等。

    孩子得了流感,家长如何居家护理?

    轻症流感患儿家长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患儿居家期间,应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多喝水,均衡饮食,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房间保持通风,定时清洁地面。患儿咳嗽时应用干净的手绢、纸巾或衣袖遮盖口鼻,及时清理污染物。家庭成员应尽量保持社交距离、戴口罩。密切关注体温变化,注意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症状是否加重。保持心情愉悦,遵医嘱用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延伸阅读

    中国疾控专家最新预判——

    预计1月中下旬流感活动水平下降

    当前我国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态势如何?怎样有效应对流感、人偏肺病毒?春节将至,旅途中怎样做好健康防护?国家疾控局组织疾控和医学专家接受记者采访,作出专业解答。

    预计1月中下旬流感活动水平下降

    “监测数据显示,近期流感仍处于季节性流行期,流感病毒阳性率上升趋缓,预计1月中下旬流感活动水平可能会逐步下降。”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处研究员王丽萍说。

    专家介绍,由于气候等原因,不同省份间流感活动水平有所不同,除南方个别省份处于流行早期外,大多数省份流行强度处于中等水平;人偏肺病毒阳性率在北方省份上升趋缓,14岁及以下病例中阳性率开始下降;呼吸道合胞病毒阳性率在0至4岁年龄组中呈波动上升趋势。

    王丽萍表示,预计今年冬春季仍将呈现多种呼吸道传染病交替或叠加流行态势,但总体流行强度和医疗负荷较去年低。

    人偏肺病毒是常见病毒并非当前优势病原体

    有部分网友对人偏肺病毒不熟悉,在网络上“求”科普。对此,北京市疾控中心免疫预防所副所长黄芳表示,人偏肺病毒是一种引发急性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毒,2001年被荷兰科学家发现,但研究表明,它已经在人类中存在了60多年,并不属于新毒株。

    “人偏肺病毒感染后常出现发热、咳嗽、鼻塞、流涕等呼吸道症状,是自限性疾病,大多数症状可自行消失。在我国集中在12月至次年4月流行。”黄芳说,该病毒在2025年第1周全国检测阳性率为6.2%,低于流感,并非当前我国呼吸道传染病优势病原体。

    春节人群流动增多做好健康防护

    2025年春运已经启动,人群流动和聚集性活动增多。王丽萍建议,可从出行前准备、旅途中防护、旅途后卫生三方面着手,做好呼吸道传染病健康防护。

    出行前,如有发热、咳嗽、咽痛等症状,建议居家休息,推迟出行。

    旅途中,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前往密闭、人群密集场所时,科学佩戴口罩。

    旅途抵达目的地后,及时更换衣物并洗手、清洗面部;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时,居家休息,避免参加聚集性活动。

    来源:极目新闻、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