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写给王伯群的部分书法作品赏析
![]() |
![]() |
![]() |
![]() |
延伸阅读
王伯群与孙中山结识于同盟会在日本成立的初期,正是这非比寻常的友情,孙中山先后为他写下了“让人非我弱、得志莫离群”纸本五言对联、“平理若衡照词如镜,垂露在手清风入怀”绫本八言联等条幅。
“让人非我弱”一联,用六尺玉版宣写成,约30余厘米的擘窠大字,尺幅之巨在孙氏书法中绝为罕见。展观一过,那排山倒海般的气势令人折服。其运笔方中带圆,笔底如有雷霆万钧之力,特别注意在长笔画与最后几笔中顿挫中发力,不仅呈现了若望大江东去般的壮怀激烈,其温柔敦厚的韵致与书写内容若合符契,这中国式的刚柔并济,可谓人生理念与美学理念的完美重合。
“平理若衡照词如镜,垂露在手清风入怀”一联则是更为悠扬的华章,字法中多了几分秀逸。映照出孙中山工作之余在书斋之中品评诗文、含豪命素的文人生活。中山先生以所书内容不同转换了面目,大致在行楷之间。如果“让人非我弱”一联代表了孙中山、王伯群作为革命者中巍峨挺拔的一面,此联则如同流觞曲水的文人雅集,将政治家闲暇时的人文情怀自然流露。
《菜根谭》一册,笔调沉着纵横中见儒雅,格调清新,韵味绵长。颜字的宽博、魏碑的雄强在作品中被淡化,潜移默化中服从于行书作品的整体风格。中山先生写下 《菜根谭》 中的警句“欲做精金美玉的人品,定从烈火中锻来;思立掀天揭地的事功,须向薄冰上履过。”革命者的成长必然要经历冰与火的考验,二人以此共勉,毕生为此不遗余力,这字里行间透露出革命的任重道远。其篇幅之长、字数之多、笔力之劲,在中山手泽中应是不可多见的绝品。
“博爱”二大字则又与对联稍异其趣,其浑厚雄劲得益于颜书尤多,尤其转折之处多出于篆籀笔意,平衡庄重之中加入了迅猛的笔势,点画浑圆厚重,其政治观与艺术观的结合可谓“尽美矣,又尽善也”,中山先生心系天下的仁慈宽厚完全寄托于笔力遒美的“博爱”二字之中,这也是中山先生对王伯群的肯定。
(注:为保护原创作品,部分书法作品未全部显现)
来源:卓克艺术网新闻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