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7日 星期五
贵州教育报数字报 -> 2024年12月27日 星期五 头版 -> 第A01版:报纸封面 -> 两校携手开启黔港教育交流新征程

贵阳一中与香港筲箕湾官立中学签署姊妹学校协议

两校携手开启黔港教育交流新征程

2024年12月27日 星期五 贵州教育报数字报 字号[ 放大+ 缩小- 默认 ]

香港学生跟一中老师学跳民族舞。

香港筲箕湾官立中学学生体验制作贵州泡菜。

    本报记者 徐颖

    12月20日,对贵阳市第一中学与香港筲箕湾官立中学来说,是一个很特殊的日子。在这一天,两校不仅签署了姊妹学校协议,更是双方一年来的友谊再度升华的新起点。

    在黔港两所中学之间,这种从工作交往升级为“姊妹之交”的转变,会对贵州教育产生什么样的“化学反应”呢?

    传播多彩文化 创新研学教育

    时间回溯到2023年11月17日,贵阳一中的校园内迎来了一批远道而来的特殊客人——香港筲箕湾官立中学高二年级的学生。这是他们首次踏入粤港澳大湾区以外的地区开启“公民与社会发展”科必修的内地研学之旅,目的地为什么是贵州呢?

    入校当天,贵阳一中具有贵州特色的饭菜便充分调动了筲箕湾官中师生味蕾,赢得普遍好评。

    生物课上,张宗禄老师把包菜、洋葱、萝卜等新鲜蔬菜带入课堂,带着大家一起做泡菜,感受食物发酵的奇妙过程,贵州的酸辣风味与学科知识相结合,尽显贵州传统文化的魅力。这些亲手制作的泡菜,后面被孩子带回香港,与家人共同品尝。

    舞蹈课老师张军引导孩子们深入体验民族舞文化,让他们认真揣摩在一定历史背景下的肢体语言,短短一课时,让孩子们对未来深入贵州交流充满了更多期待。

    “孩子们对于每一个课程都充满了好奇。”贵阳一中副校长谭美金开心地说,为了让筲箕湾官中的学子们在紧凑的行程中深入感受贵州的多彩文化,贵阳一中精心打造了最具特色的研学体验。

    学校教研团队连续两周不懈努力,研发了独特的贵州文化研学课程,从国画到生物,再到民族舞蹈,每一门课程都巧妙地将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将传统与现代生活完美融合。在课程设计上,还创新地将学科课程与思政、劳动教育相结合。

    亲手制作传统泡菜;在扇面上挥毫泼墨;参与模型社和北斗导航的学习……“香港同学的普通话很好,性格也开朗大方,对我们的校园社团活动都非常感兴趣。”“她们只听说内地学习‘卷’,但没想到我们校园生活也那么丰富,令人羡慕。”贵阳一中的学生古锐和何佳霖在回忆那段交流时光时,仍然难掩兴奋。大家之间的互动深刻而难忘,临别时,同学们纷纷拿出手机交换联系方式,短暂的相处让这些同龄人迅速结下了友谊。一年来,古锐和何佳霖经常与筲箕湾官中的朋友们通过互联网交流,分享学习生活和兴趣爱好,彼此都期待再次相聚。

    “这次互动交流研学活动,让学生们对贵州的山山水水、多彩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对热情好客的贵州人也留下了深刻印象。”香港筲箕湾官立中学带队老师由衷说道,贵阳一中精心策划的沉浸式教学模式,覆盖了传统与现代、理论与实践、课内与课外、学科与素养的要求,这样全方位的学习,不仅为学生带来了难忘的共同学习经历,对于老师如何开展融合式教育,也将起到十分重要的启发作用。

    双方缔结姊妹学校,既是香港筲箕湾官立中学师生对贵州多彩文化和教育教学方式的认可,也是双方今后深度携手的主方向。

    探索“香港高考”提升教学质量

    2023年11月的友谊如同播下了种子,在时光的灌溉下生根发芽。12月20日这颗种子绽放成花,贵阳一中校长曾强和筲箕湾官中校长殷见欢分别用笔尖见证了这段友谊崭新的起点。

    在黔港这两座充满活力的城市,教育始终保持着开放、创新的姿态。

    自2015年起,省委统战部与省教育厅共同拓展港澳台教育资源,实施“贵港澳台教育交流行动暨缔结姊妹学校计划”。贵阳一中和筲箕湾官中的签约,正是贵州教育对外开放的重要里程碑。

    对此,贵阳一中校长曾强深有感触:“教育的魅力在于其开放性,教学交流、人文交流、青年交流,这些都是贵州教育开放精神的体现。”曾强认为,两校之间的这种结盟,不仅融合了这三种交流,还为青少年的未来融合与发展开辟了新路径。这种结盟,让两地青少年之间的互动更加紧密,对促进学生共同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据悉,签约后贵阳一中将派遣教师团队前往筲箕湾官立中学,学习他们的教学优势和管理经验,提升自己的教师团队;同时,优化完善研学教学和路线,其中,将强化爱国主义教育。

    同时,贵阳一中还计划引入香港HKDSE,全称为香港中学文凭考试 (Hong Kong Diplo-ma of Secondary Educa-tion Examination,简称DSE) 项目课程,也被称为“香港高考”,是每年由香港考试及评核局主办的公开考试之一。DSE考试科目与国内普高极相似,难度相对低,一般而言一本线水平学生即可入读香港三大院校。同时,考生参加该考试不受国籍限制,成绩受内地、香港以及海外大量知名高校认可;也不影响报名高考。

    DSE课程的引入,将深入比较内地与香港在初中和高中课程上的差异,这对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促进学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曾强介绍,这对语文和历史学科的研究尤为关键,这将为我省学子创造更多元的教育机会,也为其他贵州学校提供了教育改革的启发。

    筲箕湾官立中学校长殷见欢对此同样表现出强烈共鸣,双方共同追求顶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共享教育经验,探索教学方法与路径。这一合作,不仅为贵州学子们开启了新的教育视野,同时也为贵州教育事业的持续进步带来了全新的动力。

    “2025年,我们将安排教师和学生们前往香港,回访筲箕湾官中。未来,两校将以更开阔的视野,双向赋能、共创共享。”曾强说道。

    区域教育合作 双向赋能革新

    黔港两地学校携手,犹如搭建起一座座坚固的桥梁,一头连接着的教育和教学的互动,一头承载着文化和友谊的交流。

    在贵阳一中和筲箕湾官中的签约仪式上,省教育厅有关负责人表示,这不仅彰显了跨区域教育合作的无限可能,也激发了贵州其他学校寻找外部交流的积极探索。两地姊妹学校关系的缔结,为贵州乃至更广泛地区的教育改革带来了新的启发,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和模式。

    据悉,黔港教育合作还将持续深化,双方在教育体制、办学模式、联合育人及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既探索共识又包容差异,为两地教育资源的双向流动、互补互利创造更为广阔的平台。

    省委统战部和省教育厅将持续坚定支持两地教育合作的深入推进,为两地教育事业的繁荣搭建更多平台、提供更多支持,在共谋发展的大背景下,助力两地青少年实现个人价值的最大化。

    香港教育界人士指出,贵州教育迈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紧随时代步伐,积极推进教育的开放与合作。

    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依托,贵州教育正不断拓宽视野,致力于培养具备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的学生群体,同时积极参与教育共同体的构建,肩负起服务国家发展大局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教育使命。通过开展高质量的对外交流,贵州教育将持续稳健发展,为打造具有贵州特色的教育事业贡献更为丰富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