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6日 星期四
贵州教育报数字报 -> 2024年12月26日 星期四 头版 -> 第A07版:论苑 -> “双减”背景下如何提升初中学生阅读能力

能力培养

“双减”背景下如何提升初中学生阅读能力

2024年12月26日 星期四 贵州教育报数字报 字号[ 放大+ 缩小- 默认 ]

    罗明华

    “双减”政策的出台,旨在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使教育回归本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阅读能力对初中学生来说非常重要,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语文的学习能力,还能够促进初中学生对于事物的理解能力。阅读能力作为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其学业成就以及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具有关键意义。在“双减”背景下,如何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成为教育领域关注的焦点问题。

    一、“双减”政策对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要求

    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来看,阅读对于义务阶段的教学重要性越来越重。“双减”政策为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带来了新的契机与挑战,该政策强调减轻学生学业负担,让学生从繁重的作业和课外培训中解脱出来,拥有更多的自主时间进行阅读等学习活动。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阶段,其心理和生理都会发生显著的变化。在这一时期,初中生的身体迅速成长变化,容易产生抗拒、困惑、虚荣等情绪。与之同时,初中生亦具有思维独立、自我意识提高、情感丰富等特点。如何根据初中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开展好语文阅读教学提升初中生的阅读能力,需要教师认真思考和高度重视。因此,作为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当中,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这样才能够更加有效的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水平。这就促使教师要重新审视阅读教学,注重阅读兴趣的激发与阅读习惯的养成,引导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主动阅读、爱上阅读。

    二、“双减”背景下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

    (一) 优化阅读环境,营造浓厚氛围。

    1.课堂环境。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制造一个优良舒适的阅读环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快乐的阅读。利用现有的资源,在教室的最后面摆放一个阅读书架,提供一些阅读的资料和书籍。如果阅读资源多的同学,也可以将自己的书籍共享在书架上,使得每个同学都能够阅读到。也可设置图书漂流架,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喜爱的书籍,形成良好的阅读交流氛围。教师要利用早读课时间让学生自主阅读,把时间都交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进行阅读,选择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东西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

    2.校园环境。学校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文化理念,呈现出的整体人文气质和环境氛围也自然是不同的,这就需要根据独属的文化,设计相应的阅读环境,做到文化浸润,让每个孩子置身其中有强烈的归属感,都有想要阅读的兴致。具体可通过打造校园阅读文化,如建设温馨舒适的图书馆、开放阅读角、举办读书会等活动,让阅读融入学生的校园生活。

    3.家庭环境。家庭环境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同样起着关键作用。家长应以身作则,减少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与孩子共同阅读,分享阅读心得,为孩子营造安静、和谐的家庭阅读氛围。家校合作,共同为学生创造随时随地可阅读的环境,使阅读成为学生生活的常态。

    4.社会环境。社区阅读资源、公共文化活动和媒体宣传对中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产生影响。鼓励学生走进书店,积极参与公共场所的阅读活动,以及大众媒体对阅读的推广都能促进学生的阅读活动。

    (二) 丰富阅读资源,满足学生多元阅读需求

    1.利用数字化技术来提供多元化的阅读体验。现在,许多电子设备如平板电脑、手机等都可以用来阅读电子书籍、漫画和杂志等。这些电子书通常配有丰富的插图和动画,能够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此外,一些电子书还具有互动功能,如语音朗读、单词解释等,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和词汇含义。

    2.利用社交媒体和在线平台来推广阅读。许多社交媒体和在线平台都具有强大的用户基础和传播能力,可以通过分享阅读心得、推荐好书等方式来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一些在线平台还提供阅读挑战和奖励计划,鼓励孩子积极参与阅读活动,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3.举办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组织亲子共读活动,让家长和孩子一起阅读书籍、分享故事情节和感受。举办读书会活动,让孩子有机会和其他孩子一起讨论书籍内容、交流心得体会;还可以邀请作家或知名人士来学校或图书馆进行讲座或签售活动,激发孩子的阅读热情和写作梦想。

    4.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要共同努力。在家庭方面,家长可以定期带孩子去图书馆或书店挑选喜欢的书籍,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和自主选择能力;在学校方面,学校要与图书馆、出版社等机构合作,开展校园读书节、书展等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阅读资源和机会。

    (三) 创新阅读教学方法,激发学生阅读热情。在“双减”背景下,教师应该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来帮助学生提升阅读理解能力,如自主学习法、讨论法、书本联系生活法等。要创新阅读教学方法,改变传统单一的讲授模式,采用情境教学法、小组合作探究法、项目式学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阅读过程。例如,在教授古诗词时,教师可通过创设古代文化情境,让学生身着古装打扮,吟诵诗词,感受古人的情感与意境,加深对诗词的理解与记忆。在阅读科普文章时,可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探究,针对文中的科学问题进行讨论、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与实践能力。此外,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阅读教学,如通过视频、动画等形式展示阅读内容,使抽象的文字变得生动形象,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与想象力。

    (四) 加强阅读指导,培养学生阅读技巧。在教学和实际生活中,每个学生的生活经历和个性特征都不相同,对同一个阅读文本会有千万种不同的理解。阅读技巧的掌握对于提升学生阅读能力至关重要。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阅读指导,根据不同的阅读材料和阅读目的,教授学生相应的阅读技巧。如在阅读记叙文时,指导学生学会抓住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等关键要素,理清文章脉络;在阅读说明文时,引导学生关注说明对象、说明方法以及说明顺序,快速准确地获取信息。同时,培养学生的精读、略读、浏览等多种阅读能力,让学生根据阅读需求灵活运用。例如,对于经典文学作品,可引导学生进行精读,品味词句的精妙之处,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对于一般性报刊杂志,则可采用略读或浏览的方式,快速获取主要信息。此外,鼓励学生做好阅读笔记,记录好词好句、心得体会等,加深对阅读内容的理解与记忆。

    (五) 开展阅读活动,提升学生阅读素养。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升阅读素养的有效途径。学校可定期举办读书分享会、朗诵比赛、角色扮演、故事大王比赛、课本剧表演等活动,为学生搭建展示阅读成果的平台。通过这些活动,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表演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还能让学生在分享与交流中深化对阅读内容的理解,感受阅读的乐趣与魅力。此外,可组织学生参加各类阅读写作比赛,如作文竞赛、读后感征文等,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以赛促读,以读促写,读写结合,全面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

    三、结语

    “双减”政策为提升学生阅读能力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与机遇。通过优化阅读环境、丰富阅读资源、创新阅读教学方法、加强阅读指导、开展阅读活动以及完善阅读评价体系等多方面策略的实施,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全面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与素养。教育工作者应深刻认识到阅读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积极探索适应“双减”政策要求的阅读教学模式与方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作者单位:铜仁市德江县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