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度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与区域协同共进
铜仁一中:以爱国情怀铸魂育人
![]() |
铜仁一中劳动教育基地。 |
![]() |
铜仁一中大课间操。 |
![]() |
铜仁一中做强“梦慧足球”。 |
![]() |
本报记者 杨凯
“将爱国精神植入学生的骨髓。”第一次和贵州省铜仁第一中学党委书记李茂潮见面,他就将学校培养育人目标开门见山地讲了出来。
铜仁第一中学前身系1938年诞生于抗日战争烽火中的国立三中。作为在黔东有着重要影响力的中学,在拥有厚重历史的发展历程里,铜仁一中86年来一直在做一件事:想办法让更多孩子可以接触到优质教育,让家长、老师、学生和社会看到教育的温度、发展的高度,相信这里发出的教育光芒,具有引领示范广度作用。
探索育人新路,点燃教育“温度”
教育是一场温暖的修行。在铜仁一中校门口,六根“院士柱”庄严地竖立在两旁,其中三根柱子上雕刻有国立三中校友钮经义、冯纯伯、许学彦三位中国科学院院士事迹,另外三根为空白柱子,以期望未来铜仁一中的学子能继续荣登“院士柱”。
这是铜仁一中对学生们全方位培养以期成为国之栋梁的巨大期望。
“培养人才并不只是上好课,学生考好试就能成,除了培养有一颗爱国心,还得发挥教育的温度全方位培养学生。”李茂潮介绍,铜仁一中一直在践行这一人才培养思路。
近年来,铜仁一中五育并举出新招探索育人新路,激发学校办学活力,全面推进学校在新时代德智体美劳协同发展和有机融合。实现“仁爱”德育。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课,加强思政课师资力量,实施高质量的思政课程,并继续发挥特色主题育人载体作用,精心设计主题班团活动等。完善落实“三全育人”体系。启用《春晖十二讲》校本课程。深化“实是”智育。全面落实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改革,出台课堂教学改革方案、N+1思维拓展课程方案,积极探索教学变革路径与方法,推行探究式、启发式、体验式等教学方式,促进学科素养和课堂教学深度融合。探索拔尖创新学生和学科竞赛培养模式。
近年来,铜仁一中学子在各条赛道上为铜仁教育实现在多领域零的突破。同时,在各类各级别赛事上,铜仁一中学生也收获满满。
为做强“梦慧足球”“梦慧太极”品牌,铜仁一中形成了特色专长和多元发展相结合的新局面,体育课在全市首创模块教学,开展“大课间”活动,每年举办校运会,增强学生体质。2022年,健美操队代表铜仁市获第五届全省中学生运动会健美操比赛冠军两项。
此外,为完善美育课程设置,挖掘学校人文资源,以史育人,增强文化自信。铜仁一中大力开展社团活动,建立常态化学生全员艺术展演机制,提升交响乐团、民乐团、合唱团等的影响力,做强“卢阳春文化艺术节”品牌。同时,为夯实“毅取”劳动教育,该校科学设置劳动课程,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培养学生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2021年,60亩劳动教育基地建成投入使用。
这些精致的教学设置发展了学生的个性,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内化为学生的素质,也给铜仁一中教育教学带来了蓬勃的生机,学校处处洋溢着激情、真情和温情。
加强师资建设,打造发展“高度”
山高人为峰,教育要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近年来,铜仁一中不断提高师资配置,夯实教师队伍建设,倾心助力教师专业成长。利用“省教师专业发展示范基地校”作用,分层分类分步培养教师,实施“1369”青蓝工程和高层次人才培育工程,完善“名师”“名班主任”“名校长”“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促进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
名优领航,拔节成长,以高水准促进教师发展专业化,一组组数据说明了铜仁一中教师发展成绩。在职特级教师8人,正高级教师13人(2016年以来共培育21人,已退休调离8人),副高级教师149人。中组部、人社部国家特殊支持计划领军人才和国家教学名师1人,教育部普通高校师范专业认证专家1人,“国培计划国家教学名师”培养对象1人,省管专家1人,省社科联专家1人,黔灵名师6人,省级骨干教师32人,市杰出人才提名奖1人,市管专家2人,市级骨干47人,市社科联专家5人,市级以上骨干教师、教学名师140余人。国家教学名师创新团队工作室1个,省高中名师名校长工作室5个。市名师工作室8个,市名班主任工作室3个,市“三名”(名师名家名医)工作室2个。
科研课题上新阶。该校坚持科研兴校、科研强校,提升教师队伍的科研创新水平。目前,学校拥有国家教学名师创新团队工作室等22个研修平台。2022年以来,有2项教学成果列入国家级候审,获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市级教学成果特等奖、一等奖多项;获省级教科研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获市级教科研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项。近三年,省级课题结题7项,省级重点课题立项1项,省级课题立项9项;教师积极参加优质课比赛,先后荣获国家一等奖4人次,省级一等奖11人次,市级一等奖36人次。
在学生培养方面。近年来,铜仁一中高考一本输送率稳定在75%以上,本科输送率稳定在98%以上,获市教育教学质量(A类学校)一等奖和教育系统先进集体。此外,该校聚焦“强基计划”,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组建“强基计划”教师团队,形成科学课程体系,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多位学生被多所名校“强基计划”录取。
加强竞赛辅导,提升学生学科素养和竞争力。铜仁一中把学科竞赛作为学生的第二课堂,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应用能力的提高。近年多位学生进入省队在参加数理化生学科竞赛中,多次获得好成绩。
共谋协同发展,拓宽引领“广度”
办学硕果累累,成长厚积薄发,示范引领出新绩。
作为贵州省一类示范性普通高中,铜仁一中充分发挥示范引领、辐射带动作用,推进市内基础教育协同发展和普通高中综合改革。近年来,学校大力助力乡村振兴,承担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工作,选派10名教师前往松桃第三高级中学进行对口帮扶,并依托铜仁市基础教育人才基地,助力市内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学校一体化发展,与市第一幼儿园、铜仁学院附属小学、铜仁市第十中学、松桃第四中学等学校建立联盟合作。
作为铜仁市高中教育东部联盟牵头学校,引领东部片区的铜仁市第二中学、松桃自治县民族中学、玉屏自治县民族中学等10所学校,实行资源共享、协同发展。该校9名教师干部到思南中学、铜仁民中、玉屏民中、铜仁八中、铜仁二中、铜仁十五中、铜仁一中实验学校、江口中学担任校长。
值得一提的是,该校按标准创建“党员示范岗”,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先后有20名党员,分赴市内松桃自治县、万山区和四川凉山等地,开展驻村帮扶、支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