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0日 星期五
贵州教育报数字报 -> 2024年12月20日 星期五 头版 -> 第A03版:校园 -> 为每个孩子提供多元发展的机会

贵阳市第二十七中学:

为每个孩子提供多元发展的机会

2024年12月20日 星期五 贵州教育报数字报 字号[ 放大+ 缩小- 默认 ]

学校举办扎染非遗技艺课。

学校啦啦队队员合影。

“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启动大会现场。

    本报记者 何雨家

    在贵阳市南明区解放路27号,有这样一所学校,它传承着60余年的深厚文化底蕴,又不断探索教育新模式;它既是百姓满意的“家门口学校”,也是南明区按照东西南北中全方位打造16所优质示范校的其中一所,它就是贵阳市第二十七中学。近年来,贵阳市第二十七中学凭借独特的办学特色与卓越的办学成绩,成为教育领域的亮点。

    贵阳市第二十七中学的历史可以追溯至贵阳棉纺厂子弟学校,始建于1960年。从建校之初,这所学校就注入了“爱国、奉献”的红色基因,逐步形成“以爱育德、以人为本、开拓创新、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校训“博学笃志切问 近思”始终激励着全体师生砥砺奋进。

    近年来,学校被纳入贵阳市第十八中学教育集团,充分利用集团化办学优势,进入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依托现代化的教育理念与多元化的课程设置,学校先后获评“贵阳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安全文明校园”等多项荣誉,2021年被授予“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2022年入选“贵州省公办强校培育校”,成为南明区教育名片之一。

    文化与创新齐飞,学生发展的沃土

    走进贵阳市第二十七中,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扑面而来。学校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做出了许多创新尝试,将非遗文化有机融入日常教学与活动。

    贵阳市第二十七中是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扎染、蜡染、古法造纸等非遗技艺课程,让学生们用双手传承技艺,用心感受传统文化的精髓。学生作品屡次被选送至“贵州省民族博物馆”和“中国—东盟教育周”展出,更有一些佳作被永久收藏于东盟国际会议中心,受到国内外嘉宾的高度评价。

    与此同时,学校的京剧社团成为传统文化传承的另一亮点。不仅频繁参与贵州广播电视台少儿春晚等活动,其原创作品还荣获全国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一等奖,让京剧在校园内外焕发时代光芒。

    在传承文化的同时,学校也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近年来,贵阳市第二十七中的科技社团在多项国家级赛事中屡获佳绩。仅2024年第四届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成果展示大赛,学生就勇夺6个一等奖。从人工智能到航空航天,从“月背行走”创意比赛到“固定翼飞行器”设计竞赛,这些丰硕成果彰显了贵阳市第二十七中学生卓越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短短几年,学校科技教育呈现蓬勃发展态势,共获国家、省、市、区级奖项28个,参赛层次不断跃升。贵阳市第二十七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徐龙念说:“我们不仅要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自信与热爱,更要为他们插上科技创新的翅膀,让他们用科学的眼光看世界,用创新的思维迎接未来。”

    从活动到课堂,全面塑造未来之星

    贵阳市第二十七中学始终坚持“全面育人”的教育理念,通过活动育人、课程育人和文化育人,多角度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学校充分结合学生个性和差异性,提出“扬长避短,因材施教”的育人原则。从低年级注重规则与自律教育,到高年级侧重培养思辨能力和社会责任感,逐步构建起全方位立体化的教育模式。

    学校还特别注重“生命安全与心理健康”的教育,把生命教育融入德育实践中。通过德育研学活动、心理辅导讲座及传统文化体验,让学生在活动中涵养家国情怀、增强文化认同感。

    贵阳市第二十七中的学生中,随迁子女占比高达75%,学校坚持为每一个孩子提供公平的教育机会和关爱。对残疾学生的随班就读安排以及针对性课程辅导,也体现出学校在融合教育方面的探索与包容。

    “无论什么样的孩子,都应该拥有平等的教育机会。我们致力于让每一个孩子都成为更好的自己。”徐龙念坚定地说。

    优秀教师队伍,卓越教育的基石

    一所学校能否卓越,关键在教师。贵阳市第二十七中实施了一系列教师培养计划,形成了强大的师资力量。

    学校建立“名校长、名班主任、名教师”工作室,打造专业化和科研型教师队伍。同时,采取“老带新”“同课异构”等方式促进青年教师成长。近年来,学校中高级职称教师比例达46.7%,研究生学历教师占比达14%;8名市级骨干教师、12名区级骨干教师和7名教坛新秀为学校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此外,学校还在探索以科研促教学的路径,通过多项市、区级课题研究,不断创新教学模式。诸如STEM教育、项目式学习等新兴课程的研发,使贵阳市第二十七中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走在了教育改革的前沿。

    “优秀的教育,离不开一支过硬的教师队伍。我们为教师提供广阔的平台,让他们释放教育热情,潜心立德树人。”徐龙念说。

    作为贵阳市第十八中学教育集团成员校,贵阳市第二十七中学将依托集团优势资源,不断深化特色课程建设,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探索更加现代化的教育模式。未来,学校计划进一步引入STEM教育、人工智能等课程,以适应科技化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同时,在课程设计中加入更多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让学生根植于文化的土壤中成长。

    “我们将用守正创新的理念,为每个孩子提供多元发展的机会,致力于让二十七中成为南明区优质教育的标杆。”徐龙念满怀信心地表示。

    贵阳市第二十七中学既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又肩负着培养时代新人的责任。从课程设计到学生培养,从师资建设到文化传承,二十七中每一步都在诠释“教育初心”的内涵,也在为区域教育的未来探寻新路。未来,这所学校将继续书写属于它的传奇,用教育托起更多学子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