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谁来教 教什么 如何教

铜仁碧江中职校推进“三教”改革提升教学育人质量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贵州教育报数字报 字号[ 放大+ 缩小- 默认 ]

铜仁碧江中职校开展优质课竞赛活动。

铜仁碧江中职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师示范课。

    本报记者 杨凯

    一直以来,铜仁市碧江区中等职业学校始终聚焦“谁来教、教什么、如何教”这三个根本问题,深入推进“三教”改革,锻造高水平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扎实推进教材与课程创新,深化以课堂革命为形态的教法改革,形成了一批名师团队、一批精品资源、一批卓越课堂,教学育人质量显著提升,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构建高质量发展教师主体

    多样化引入,整合优质人才资源。该校除通过“招、聘、转、合”方式引入优秀教师外,还通过整合校内外优质人才资源,加强校企合作、专兼结合的教师教学团队培育,打造校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着力提升团队教学设计实施能力、课程标准开发能力、教学评价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辐射带动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例如,学校护理专业引入医院专家,组建了学校教学创新团队,荣获“技能贵州”行动计划项目职教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立项。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团队,引入校企合作的兼职教师,参加全省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大赛荣获一等奖,并代表贵州省参加该项目的国赛。

    多渠道培育,赋能教师专业成长。学校优化教师培训体制机制,加大教师培训经费投入,建立名师、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新入职教师培养培训体系。以重点建设的专业群为中心,围绕“三教改革”、课程思政等对教师能力的要求,充分利用国培、东西部教育协作、校企合作企业等各种资源和渠道,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线上线下多形式地开展培训,近两年该校教师参加国家级培训900余人次,市级培训1057人次,校本培训3000余人次,培训的师资量、师资面、内容面前所未有的广,有效促进了教师整体素质能力的提升。

    多维度提升,促进教师持续发展。学校以师资质量提升为主线,一是对接产业中主要岗位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要求,安排教师下企业实践,每人每2年不少于2个月,通过技术技能更新,促进教师教学理念、教学能力能与产业发展阶段相适应;二是倡导以问题为导向,鼓励教师开展教学研究,通过课题研究、论文发表、教学成果的申报等方式,促进教师将教学实践与理论研究相结合,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近两年,学校积极组织教师申报并获得立项的省级课题3个,市级各项课题35个,校级课题30个;三是建立教师教学能力大赛、班主任能力大赛、师生技能大赛的“校级—市级—省级—国家级”四级比赛机制,对接国赛要求,每年开展各项比赛,力争做到“人人重视全覆盖”“个个参与有精品”。近两年,学校先后共37次组织全校师生参加各级各类各部门组织的比赛,获奖达到294人次。其中荣获国家级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二等奖1个,省级一等奖13个。

    搭建高质量发展教材载体

    开发教材:多主体协同,多标准融入。该校引入多方主体共同开发教材内容,包括企业能手,教研专家、行业专家以及合作学校专业课程任课老师等,以最大程度保障教材能够符合产业真实生产流程。在教材开发中,依据国家教学标准体系,结合学校面向职场的课程体系改革实际,以专业群为单位优化专业群课程体系,各教学单位进行企业调研,明确学生的职业面向、关键岗位能力和素质要求,融入相关行业标准和职业资格标准,优化课程及课程设置。现学校开发有校本教材8本,与合作校专业课程任课教师开发国家规划教材2本。

    依托教材:多维度呈现、多形态展示。该校教学工作部统筹各教学单位成立教材建设工作委员会,依托学校“三教改革”项目,推动学校教材建设与改革。各教学单位结合课程改革和教学模式改革,鼓励教师与合作企业共同编写开发配套信息化资源、案例和教学项目的校本教材。启动了新形态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建设。近两年教师组团共建示范性课程6门、教学资源库6门、课程思政的精品视频课14门。荣获省级优质课程、省级精品课程各1门。

    更新教材:适应性调整、增益性更新。由于产业数字化转型,使得发挥教学载体作用的各类教材的更新频率有了大幅度提升,在新形态教材完成后,学校将不断适应和调整,以保持教学内容的现代性和相关性。同时,该校有序推进了汽车涂装技术、餐饮服务与管理、儿科护理学等14门教学资源库建设,打造6门在线开放专业课程,制作完成150个教学视频,并引入优质网络教学资源40多个。

    创建高质量发展教法媒介

    从有能到有德,深耕“思政”育人。该校紧紧抓住课堂教学主渠道,加强精品课、优质核心课建设,推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并不断深化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教学改革。在教学方法上,积极运用案例教学、现场研学、情景展示、课堂辩论等多元化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近两年来学校建有课程思政示范课14门,共112个视频。教师在思政类教学比赛中,荣获省级二等奖1个,市级一等奖5个。

    从授受到建构,掀起教法革命。学校以学生成长为中心,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主要围绕“三段六环”开展实践教学,包含课前情境创设,课中任务安排、引导示范、实践训练、疑难解答,课后拓展迁移六个环节。同时践行企业项目进“学场”,实践教学进“职场”育人模式,融合思政元素与核心素养,打造有德、有料、有趣、有效的“四有”课堂。以“结果+过程+增值”的综合评价为主要脉络,结合学生学情,对照岗位、课程标准,实施分层考核,落实学业质量,助力学生成长。提出该教学模式的教师李茜在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中荣获二等奖。

    从有效到优质,打造高效课堂。该校每年常态化组织教师进行优质课比赛,通过专家评审、学生评教等手段,从师德师风、教学设计、教学资源、教学实施和教学效果等方面对课堂教学进行全面评审。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制定高效课堂标准,打造卓越课堂样板,获奖教师将代表学校参加全市、全省乃至全国教学能力大赛,有效推动了教学模式改革。近两年来,该校4名教师参与由教育部职业教育发展中心主办的教学设计与展示活动,3名教师荣获“典型案例展示者”称号,1名教师荣获“优质案例展示者”称号。

    铜仁市碧江区中等职业学校在全面深化“三教”改革所激发的办学活力驱动下,学校示范引领辐射成效在县域中职校中显著,向贵州省多所学校分享经验。未来,该校将继续深化“三教”改革,不断探索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推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持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