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7日 星期二
贵州教育报数字报 -> 2024年12月17日 星期二 头版 -> 第A02版:区域 -> 为基础教育拓优提质注入新动能

南明区教育数字化转型取得阶段性成果

为基础教育拓优提质注入新动能

2024年12月17日 星期二 贵州教育报数字报 字号[ 放大+ 缩小- 默认 ]

翠微小学的学生正在享用教育数字化的课程资源。

尚义路小学进行课例展示。

    本报记者 郑青 何雨家

    12月12日至13日,在2024年贵阳市南明区教育数字化转型暨“央馆领航社素质课”试点区工作阶段调研和汇报活动分别在南明区翠微小学和尚义路小学举行,来自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中央电化教育馆)、北师大培训中心、贵州省电化教育馆的专家学者,以及本地教育工作者齐聚一堂,共同探索数字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创新实践,探讨教育数字化转型和“央馆领航社素质课”应用的最新理念、经验和研究成果。

    今年8月,贵阳市南明区被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中央电化教育馆) 确定为“央馆领航社素质课”应用试点区(县),贵阳市南明区尚义路小学等8所学校成为应用试点校。面对新机遇、新挑战,贵阳市抓住试点契机,以示范为引领,为教师提供深度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的场景,助力教师信息素养提升,帮助学生拓宽知识面,探索素质教育新模式。

    南明区翠微小学在调研活动中展示了学校数字资源在教学中的深度运用和实践成果;汇报会上,南明区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信息部主任梁君详细介绍了全区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工作背景、推进情况、取得成效及未来规划,展现了南明区在教育数字化道路上的不懈努力和积极探索。南明区苗苗实验学校、南明区尚义路小学的相关负责人分别介绍了“央馆领航社素质课”应用项目的试点校进展以及教育数字化转型阶段的实施情况,并分享了“以数字化智慧引领,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经验成果。

    在会议的交流环节,各试点校教师与专家围绕“资源包优化使用”“课堂工具选择”及“教学设计完善”等实际问题展开热烈讨论。与会专家结合长期实践经验,就常见问题提供了详细解答与专业指导。他们建议试点校教师结合本校学生实际需求灵活调整资源包使用方法,同时鼓励大胆创新,探索技术与教学内容相融合的全新形式,不断优化教学效率和效果。

    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 (中央电化教育馆) 课后服务与活动处副处长刘学对南明区在“央馆领航社素质课”应用试点工作中取得的成效以及数字教育成果表示肯定。他指出,自“央馆领航社素质课”试点工作开展以来,截至上周,全国100个试点区县共有1.7万余教师使用了“央馆素质课”的应用,涉及到1.4万余个班级,10万余节课程。各地各校要紧紧抓住人工智能的发展机遇,将人工智能教育纳入课后服务项目和研学实践,推动产学研用结合,积极探索教育创新路径,为基础教育的拓优提质注入新的动能。同时,他希望各地区能够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积极的心态,以及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推进人工智能与素质教育课程融合实践,更好地服务学生的全面发展,助力教育数字化转型再上新台阶。

    贵州省电化教育馆副馆长彭佐扬表示,目前,全省教育系统教育数字化转型工作正“以培训驱动理念转变、以试点撬动区域推进、以应用拉动课堂变革”的工作思路,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工作取得积极成效。为了持续巩固效果,助力数字教育发展,各地各校要在基础设施建设、数字素养提升、实施数据驱动以及试点样板建设上下足功夫,齐心协力、久久为功,探索我省基础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有效路径,推进教育数字化为学生全面发展赋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聚焦

    尚义路小学

    在汇报会上的课例展示环节,尚义路小学的数学与科学教师分别带领学生深入学习《简单的周期》 和 《物体的运动》等课程内容。通过预习引导、互动探讨以及数字化教学手段,有效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能力。

    课后,北师大培训中心信息数字化首席课程专家梁锡卿对课例进行了深入点评,肯定了两节课中体现的创新、效率和质量,并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强调教学评一致性对提升学生交流表达能力和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融合度的重要性。

    学校以“日新为尚 成长有义”为办学理念,精心构建课程体系,深入探索数字化转型路径,成绩斐然。

    学校先后荣获“全国科学实验区实验校”“中央电教馆央馆领航社试点校”“贵州省青少年科技特色学校”“贵州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贵州省微课实验校”“贵州省数字化转型试点校”等多项荣誉称号,数字设备全面覆盖班级,全学科教师熟练运用数字技术,打造出充满活力的智慧课堂生态。凭借数字化发展战略目标,学校实现了以数促教、促学、促评、促研、促管、促建,有力推动了教师专业素养提升和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其中,“央馆素质课”项目深受师生欢迎,课程利用率极高,有效减轻教师备课负担,引发了教育系统性变革。

    育人成果同样丰硕,学校微课录制率达到100%,师生在素养大赛中屡获佳绩,充分彰显了学校在教育数字化转型方面的显著成效。

    翠微小学

    在调研活动中,翠微小学展示了以“五育融合”为核心的课程体系,通过“素养提升”“运动潜能”“科创劳艺”三大课程模块,展现数字资源在教学中的深度应用和实践成果。

    翠微小学专职副书记、执行校长邓晓梅详细阐述“央馆领航社素质课”项目在翠微小学的实施情况,展示学校将教育技术深度融入校本教研、教学资源优化以及课堂场景创新的显著成果。学校通过智能分析工具精准对接学生学情,不断优化数字化资源的应用方式,确保教学与技术深度融合,在推动课程标准落实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副处长刘学充分肯定了翠微小学在教育数字化转型中的探索与实践。他表示,学校在资源包的灵活运用、课程设计创新及教学质量提升方面成效显著,为教育数字化的推广提供了宝贵示范。

    翠微小学的实际案例为与会教师打开了教育数字化应用的新思路,央馆领导和专家对教师们提出的实际难题进行详细解答,并鼓励学校深挖数字技术潜力,探索创新教育模式。

    邓晓梅表示,未来翠微小学将继续深化数字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助推教育高质量发展,培养更多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链接

    “央馆领航社素质课”是由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中央电化教育馆)研发的一款启发式素质课堂教学工具,旨在帮助教师提升教学质量,拓宽学生知识面,发现和培养兴趣爱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该工具覆盖小学1—6年级,包含科技、心理、人文、体育、美育、劳育六大领域,共计22个主题、60余门课程、1000余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