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3日 星期五

毕节一中语文教师黄瑜华:

诗词为媒,编织育人画卷

2024年12月13日 星期五 贵州教育报数字报 字号[ 放大+ 缩小- 默认 ]

    他是诗词文化的传承者,用自己的努力在教育与文化交流的舞台上书写着对诗词的执着与热爱,让更多人感受到诗词带来的无限美好,也让诗词融入生活,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就是幺塘诗社社长,毕节一中语文教师黄瑜华。

    在教育的园地里,黄瑜华不仅以师者的身份培育桃李,更以诗词为媒介,编织着生活与文化的锦绣画卷。

    这份对诗词的热爱,始于师范岁月。彼时,他发表了自己的第一首诗,如同在文学的土壤中种下一粒希望的种子,从此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创作之路一发不可收拾。

    起初,黄瑜华钟情于现代诗自由奔放的表达,而后,在岳父的影响下,他踏入了古体诗的世界。

    “诗,成为表达自我、审视生活的一扇窗。”在黄瑜华看来,律诗与绝句严谨的格律,虽犹如“戴着镣铐舞蹈”,却也让他在有限的空间里,释放出无限的思想与情感,那些对生活的热爱、对人生的思考,都在他笔下化作了一行行优美的诗句。

    黄瑜华不仅将生活活成了诗,更把这份诗意带入了教学之中。学校的运动会上,他用诗为学生们加油鼓劲、传递赞美,在校园诗社里,他是热情的引路人。

    每周,他都会为同学们讲解诗词,从诗词的韵律之美到意境之深,细细剖析,引领学生们走进古典文化的殿堂。他鼓励学生创作,并在诗社的公众号上展示学生们的优秀作品,激发更多人对诗词的热爱与探索。

    在国家脱贫攻坚的浪潮中,黄瑜华与诗社成员们也积极行动。他们以毕节的特色农产品——白萝卜、大白菜、豆腐干、黄粑、木姜花等为主题,创作专题诗词,将地域文化与诗词文化巧妙融合。这不仅丰富了诗词的创作内容,更让外界通过诗词这一独特视角,了解毕节、认识毕节,为地方文化的传播与交流开辟了新路径。

    “诗养心,诗言志,诗传情。”黄瑜华在诗词的世界里,找到了心灵的滋养与精神的寄托。他深知诗词的魅力与价值,不仅在校园内部营造浓厚的诗词氛围,更通过各种方式与外界交流互动,让诗词文化在更广阔的天地间传播。

    未来,黄瑜华将继续在诗词之路上坚定地走下去,与更多的诗词爱好者携手前行,共同传承和弘扬中华诗词文化瑰宝,让诗词的光芒照亮更多人的心灵。

    来源:毕节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