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1日 星期三
贵州教育报数字报 -> 2024年12月11日 星期三 头版 -> 第A03版:区域 -> 为全省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毕节力量

补短板、强弱项、夯基础

为全省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毕节力量

2024年12月11日 星期三 贵州教育报数字报 字号[ 放大+ 缩小- 默认 ]

    毕节市教育局党组书记 局长 何正芳

    近年来,毕节教育聚焦实施省《推动毕节人力资源开发培育可持续提升行动计划(2023-2028年》文件精神贯彻落实,以省“七大工程”为基准,制定实施市“八大攻坚行动”和“九大工程”,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推动教育发展水平整体提升,不断缩小与全国、全省的差距,成效明显、亮点突出。

    一是教育资源扩充取得新突破。“十四五”以来,全市共新增教育学位16.5万个,各学段学生实现平稳入学,顶住了“二孩”政策高峰压力,全市各县(市、区)全面实现小学一年级年满6周岁入学。着力提升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办学水平,15个3万人以上乡镇新建第二所公办幼儿园,70个2000人以上行政村新建公办幼儿园,金沙县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创建通过国家评估验收,市直属第二、第三幼儿园顺利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349所义务教育学校成功入选省教育厅“公办强校”培育计划(占全省总数的15.8%,全省排名第三)。毕节市特殊教育学校建成投用并完成整体搬迁,成为全省办学规模最大、办学条件最好的特殊教育学校。

    二是师资队伍建设迈出新步伐。“十四五”以来,通过“特岗计划”招聘、面向社会公开招考等方式,共补充中小学(幼儿园)教师8928名,引进高层次人才714名、教育部免师生69名,全市各级各类学校专任教师达到10.84万人,比2020年增加4964人。在全省率先开展师德师风示范校创建,共创建师德师风示范校31所。开展各级各类校长教师培训12.29万人次,比2020年增加6.2万人次。共培养市级以上名师261人、名校(园)长47人、省级骨干教师246人、市级骨干教师901人,分别比2020年增加237人、47人、187人、650人。

    三是教学质量提高再创新佳绩。推进高考综合改革,评选普通高中新教材,积极推动选课走班试点,稳步推进高考综合改革,教学质量提高取得新突破。2024年全市中考,及格率60.92%,较2020年提高21.28个百分点;2024年高考,本科上线36057人,本科综合上线率达到54.41%,比2020年提升了10.78个百分点。600分以上人数首次突破千人,达到1071人,比2020年新增287人。

    四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展现新成效。“十四五”以来,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应助尽助,全市共计下达学生资助资金41.18亿元,覆盖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所有学段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共计65.59万人次,发放贷款金额64.1亿元。实施农村学生营养膳食补助,共计下达营养改善计划补助资金42.42亿元,受益学生466万人次。用好民生资金专户和监管平台,严格资金拨付、严管食品安全、严训厨师技艺,全面实现营养餐饮食安全和营养可口,让孩子在校吃到放心餐、健康餐、可口餐,2024年10月,随机抽取6.6万名学生开展营养餐学生餐满意度测评,满意度达97%,家长认同感和学生满意度显著增强。

    下一步,毕节市教育系统将深入贯彻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坚决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深刻领悟教育发展的新形势,进一步鼓足拼搏干劲、坚定奋发有为,持续聚焦补短板、强弱项、夯基础、提质量,优化教育资源布局、建设一流师资队伍、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促进人力资源开发,奋力推动教育发展水平整体提升。

    一是持续抓好思政课体系建设。充分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理想信念教育基地、社会实践教育基地、博物馆等为大中小学师生提供实践活动平台,着力构建系统全面的思政育人体系,引领师生思想政治工作。推进实施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试点,探索“高职学校+市县教育局”的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实施模式。

    二是优化教育资源布局。全面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科学保障学位供给,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上优质的幼儿园;全面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持续深入实施“公办强校”计划,深化“强腰工程”,办好初中教育;全面推进普通高中特色示范发展,优化学校布局,加快推动高中向县城集中,落实高中阶段课后服务政策,深入实施“强县中”计划,大力改善薄弱县中办学条件,整体提升高中办学质量、水平和效益。

    三是持续推进工程项目建设。紧盯重点县(市、区)和重点项目,强化工作调度力度,督促县(市、区)加快手续办理,强化资金保障,推进项目应开工尽开工,应建成尽建成,不断补齐各级各类学校学位床位短板,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2025年,实现初中阶段学生愿寄宿尽寄宿、高中阶段学生全寄宿;大力实施职业学校达标工程,通过迁建、改扩建等扩大中等职业学校办学规模。

    四是建设一流师资队伍。全面落实好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全面推行“能上能下”用人机制,强化薄弱学校的校长培训,提升校长办学治校能力,全力打造一支有本事、能干事、有情怀的校长队伍。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健全教师名优培养体系,不断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

    五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健全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监测和评价机制,每年统筹开展质量监测,以结果为导向,重视“出入口”对比评价,突出结果运用。持续加大对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表现突出的学校、教师团队和个人的奖励激励力度,对教育教学质量连续靠后或明显下滑的地方和学校,适时通报约谈,追责问责。

    六是促进人力资源开发。推动职业教育扩容提质,深化职普融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建设一批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构建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实现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双向互认、纵向流动。推动高等职业院校提升育人质量,助力毕节实现从人口大市到人才强市的蝶变。

    七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不断巩固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成果,聚焦教育领域群众反映多,师生、家长急难愁盼的问题。全面实现营养餐饮食安全和营养可口,让孩子在校吃到放心餐、健康餐、可口餐。严格落实为中小学教师减负工作措施。严格教育工程项目建设、教学设施设备和教辅材料采购管理。切实发挥倾听群众呼声、汇聚干部群众智慧方面的作用,充分凝聚教育战线的号召力、凝聚力,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全省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毕节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