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给咱们学校食堂打“满分”
兴仁实验中学“学生点餐”制让孩子们吃得美味学会节约
![]() |
学生自己动手做寿司。 |
![]() |
吴锦荣(中)很喜欢今天学校食堂的饭菜。 |
![]() |
学生自己洗碗。 |
![]() |
本报记者 岳端
“学校食堂的饭菜不仅好吃,还营养均衡,我比开学的时候长了20斤,身高也长了!”黔西南州兴仁市实验中学七年级学生吴锦荣说,如果满分是十分,他要给学校食堂打10分!
吴锦荣的满意度,来自学校的用心度。
自2022年建校以来,为了让学生在学校能吃得饱、吃得好,培养学生健康的体魄,学校做了许多尝试,采取学生点单、“打卡”就餐、严控食材品质、学生自我管理等方式,收获了学生和家长的喜爱与称赞。
“学生点餐”菜谱两周一更新
上午10点,教室传来琅琅书声。兴仁实验中学的食堂后厨也忙得热火朝天,两口大锅双管齐下,热气腾腾,20多个身着制服的食堂工人炒菜、洗菜、打扫……各司其职,井然有序。
“今天中午的菜有酸菜肉圆子、豇豆炒肉、娃娃菜炒肉和一个芽菜汤,像酸菜肉圆子就是学生们最喜欢的菜品之一。”学校食堂负责老师张德艳说。
兴仁实验中学是一所全寄宿制学校,学生每两周放一次假,学校食堂菜谱同步每两周更新一次,有些特别的是,新菜谱里有什么,由学生自己决定。
“学校采用学生点单,食堂接单,学校研究决定后由食堂下订单,公司派单的‘四单’模式,每次要换菜谱的时候,由各班生活委员在班上收集学生想吃的菜,经过学校的膳食委员会同意,就形成了两周菜谱。”兴仁实验中学副校长姚华富说。
张德艳告诉记者,学生点得最多的菜有土豆辣子鸡、牛肉炖土豆等,收集到的学生意愿,呼声高的、在食堂能做的范围内,学校都会尽量满足。学校一天提供早、中、晚、宵夜4顿,早餐最受学生欢迎,这段时间天气转冷,每天米粉的消耗量增加了70斤。
中午下课铃声响起,学生分批有序进入食堂。“太好了,今天有酸菜肉圆子!”今天的菜让九年级学生谭康盛很满意,“我也点了这个菜,今天果然吃上了!”
学生的心声,学校真真正正用心去听。此外,学校还会邀请学生代表开会,根据学生意见和建议,随时进行调整。“希望宵夜增加红豆粥”“紫菜蛋花汤里有时有怪味道”“早餐糯米饭希望多做一点,后面的同学没有吃到”……每一条意见和相应整改都整理成表,张贴在食堂公示墙上,让每个学生都能看到。
“有时学生对食堂有意见,吃完饭还会直接跑来我办公室跟我说。”张德艳说。
把好食品入口关食材安全营养均衡
学生就餐问题,兴仁实验中学当成大事来办,为此,学校专门成立了膳食委员会,由校领导牵头,抓好食品安全、学生营养问题。
在学校食堂后厨,不仅碗筷每餐消毒,所有食材按照干、湿分类分区储藏。干区内,成箱的牛奶、成袋的大米整整齐齐摞放在高于地面的钢架上。
“学校采购米、面、油等食材全是家用级的,品质比较高,就是为了让学生吃得好。”张德艳说,就连大米都根据学生口味换了十几种,才定了现在这种。
每两周,学校采购下一周期食材,供应商送的货,由校领导亲自验收。“食材新不新鲜、瘦肉里面有没有掺杂肥肉……都要一一检查,严把食材入口关。”姚华富带着毋庸置疑的口吻说:“验收过程中一旦发现不合格的,马上退回。”
“学生入口的食材,可不敢马虎。”贵州蔬菜集团兴仁贸易有限公司负责学校食材供应,副总经理蒋世豪告诉记者,学校和公司对于食材的挑选、处理有着严格的标准,“例如,所有叶类蔬菜送货前都要进行分拣,外表叶、废叶剔除几乎10%,土豆抽检比例达到1%,每袋土豆的上中下层都要抽检到,避免出现黑心的情况。”
大到食品安全,小到每样菜的配量,学校在食堂外墙上专门设置食堂管理信息公示栏,消杀情况、每周菜谱、带量食谱、食材单价表、食品安全培训会、自查自纠整改工作报告、涉肉类产品违法犯罪行为举报电话……每一样与学生“舌尖安全”休戚相关的信息都被一一公示在最显眼的位置。
此外,为了让学生营养均衡,学校更是煞费苦心。除了每日合理搭配膳食,针对学生挑食、早餐过饱而不吃午餐等情况,学校在食堂入口处设置打卡机,让所有学生“打卡”就餐,“这样一来,就能清晰地看到哪些学生没有吃饭,帮助他们纠正错误的饮食习惯。”姚华富说。
节约粮食轮值洗碗吃饭也是一堂教育课
“七 (5) 班只有一块西红柿,不扣分。”午餐过后,厨余垃圾倾倒处的值日生们忙碌了起来,来自七年级的值日生黄娴正在检查每班剩菜剩饭情况,她手上的值日本里,记录着每个班的扣分情况,但实际上鲜有班级扣分。
“学校提倡‘三节’,节电、节水、节约粮食,大家都知道不能剩饭剩菜。”黄娴说。
姚华富告诉记者,为了帮助学生养成不浪费粮食的好习惯,每个班级都有自己的就餐区和垃圾桶,每班班长和生活委员轮流值日,检查各班剩菜情况,有浪费的班级就会被扣分。结合寝室内务、班级管理等考核项,最终综合表现好的班级,除了颁发流动红旗,还会奖励一顿烧烤。
有趣的是,这顿烧烤也由孩子们自己备菜、自己烤。“学校结合劳动课组织学生烧烤,把劳动教育渗透到生活小事上,一方面,帮助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一方面提高了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姚华富说。
吃饭,也是教育。秉持让学生自我管理的理念,学校还分班组织学生轮流为班级洗碗、打扫就餐区卫生,食堂工人进行二次清洁后再放到消毒柜,既锻炼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又培养集体意识和奉献意识。
作为一所农村学生居多的学校,这些举动为学生家庭实打实地减轻了经济压力。
“每餐标准6元钱,实际上不到6元,学生都能吃上一顿好饭。”姚华富算了一笔账,一名学生一天3顿伙食费18元,加上牛奶是20元,每个学生每学期计划伙食费约2200元,实际上只收1900元,粗算下来,2024年春季学期总共为1172名学生节约38万元伙食费。目前预计生均1850元足够,2024秋季学期预计将为1802名学生节约62万元。
“学生吃饭是大事更是实事,学校会竭尽全力让学生吃得营养健康,守护学生成长。”姚华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