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06日 星期五
贵州教育报数字报 -> 2024年12月06日 星期五 头版 -> 第A08版:国内 -> 直播间抽卡,写“未成年禁止下单”就管用?

直播间抽卡,写“未成年禁止下单”就管用?

相关部门在行动,加大监管力度,督促商家合规经营

2024年12月06日 星期五 贵州教育报数字报 字号[ 放大+ 缩小- 默认 ]

    前段时间,记者调查发现多地存在中小学生买“小马宝莉”卡牌的乱象,有网络商家并未设置购买门槛,导致有些未成年人在网络平台上花费上万元买卡、拆卡。不少网友认为,应加强直播平台和市场监管,而家长也应多关注自己的孩子。一段时间过去了,这些乱象还存在吗?

    一些直播间在拆卡前要求

    购买者再次确认已经成年

    查询某网络平台,记者发现以“小马宝莉”为主要商品的拆卡直播间依然不少。一些直播间除了在镜头前明示“未成年人禁止拆卡”以外,还在拆卡前要求购买者再次确认自己已经成年。

    但是,这种确认方式真的能避免未成年人下单吗? 记者走访了重庆的多所小学,发现仍有不少孩子观看过类似的拆卡直播,并且直接下单购买过。

    在采访中,记者在一个拆卡直播间看到了一起疑似未成年人下单引起的纠纷。

    虽然这个直播间里有“未成年禁止下单”的字样,但是主播没办法准确核实购买者的真实年龄,直播间也没有相关举措禁止未成年人付费。

    “天价”卡牌博眼球

    未成年人沉迷拆卡

    通过报道发现,拆卡直播间的主播声音高昂,用语言和动作渲染着购买者的情绪。不少家长认为,这些言行会诱导未成年人盲目购买、不断下单,直到拆出自己想要的卡牌。

    网络视频博主抓住了消费者想要稀有卡的心理,不断重复卡牌价格,进行情绪渲染。让不少成年人以及未成年人沉迷于此,试图“以小博大”。

    学生家长汪晓玲在接受采访时说,小孩不能真正判断它的价值到底有何所在,只是听直播间的一些渲染,那么会导致小孩盲目购买,在大人不知情的情况下用掉大人的钱,在直播间购买这些所谓的卡片,会导致小孩受骗。

    根据重庆多所小学老师的观察,卡牌在学生中间十分流行,某种程度上已成为一种社交工具,不少沉迷卡牌游戏的学生学习成绩有一定波动。

    卡牌市场亟待规范

    学校家长加强监管

    针对未成年人沉迷抽卡的现象,各地的学校、市场监管部门也在行动,加大监管力度,督促商家合规经营。

    在重庆市,部分小学已明确禁止学生把卡牌带到学校,并提醒家长进行约束监管。同时,重庆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在今年9月发布了“关于盲选卡片的消费提示”,提醒家长警惕孩子集卡上瘾,引导孩子树立理性适度消费观。

    重庆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副秘书长刘清泉表示,现在的卡片市场可能有价格问题、不理性炒作、商家虚假宣传、盲选卡片的抽取规则,还有价格不透明。可能会让中小学生冲动消费,甚至产生攀比心理,容易滋生虚荣、赌博或者欺骗的不良思想和行为。

    刘清泉说,我们家长要密切关注孩子的消费动态,保管好支付密码,合理控制孩子的零花钱,遇到消费纠纷,提醒广大消费者,首先是与商家积极协商,如果协商不成,可以到各地的消费者协会进行投诉,依法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来源:央视新闻、央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