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宪法精神 领航青春成长
我省高中学生成人仪式礼敬宪法示范活动在凯里一中举行
![]() |
家长向学生赠送宪法读本。 |
本报讯 (记者 徐颖)12月4日是第十一个国家宪法日。昨日,省教育厅、省司法厅、共青团贵州省委在黔东南州凯里市第一中学以“弘扬宪法精神、领航青春成长”为主题,举办贵州省高中学生成人仪式礼敬宪法示范活动。
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成员杨永英出席活动并讲话,省司法厅党委书记、厅长余敏,共青团省委书记杨云,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杨天仪,省人大监察和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周德林,黔东南州州委常委、凯里市委书记谭夔,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吴世胜,州人民政府副州长杜艳,州检察院检察长金亦贱出席活动。
杨永英指出,此次活动将成人仪式和宪法宣誓活动很好地结合起来,促进了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深度融合,实现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实现法治社会的目标,必须靠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需要职能部门、社会、学校、家庭协同配合。各职能部门要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认真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学校要发挥好课堂主阵地作用,全面提升青少年宪法法治教育质量;家长要增强家庭教育主体意识,加强亲子陪伴、言传身教,推动形成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的良好社会氛围。
余敏在讲话中指出,宪法的根基在于人民发自内心的拥护,宪法的伟力在于人民出自真诚的信仰。希望老师们将宪法教育融入日常教学,传播宪法知识;希望同学们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希望社会各界坚定维护宪法权威和尊严,共同推动宪法得到全面贯彻和有效实施。
杨天仪在讲话中用敬畏、感恩、向善、进取四个关键词,分享了对宪法的理解和认识,希望同学们大力弘扬宪法精神,维护宪法权威,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新时代青年,立报国强国大志向、做挺膺担当奋斗者。
本次活动分为“青春成长、责任担当、梦想起航”三个篇章,在庄重的仪式中,老师与家长携手引领学生依次穿越象征成长的“成人门”和“成才门”。学生们亲身参与了长者开礼、成人赠礼、宣誓成礼、感恩行礼等四个环节,深刻体验了成长的庄严与喜悦。
在活动现场,荣获2024年第九届全国学生“学宪法 讲宪法”演讲比赛一等奖的凯里学院附属中学学生李伊晨,热情分享了她在学习宪法过程中的心得体会。此外,凯里一中的学生们还带来了精彩的文艺表演,包括苗族锦鸡舞 《成长之路》、侗族大歌 《歌颂宪法》 以及合唱歌曲 《宪法伴我们成长》,以青春的歌舞形式表达对宪法的崇高敬意。
活动吸引了凯里市第一中学1400余名年满18周岁的学生参与。省教育厅、省司法厅、共青团贵州省委的相关部门负责人,以及黔东南州及所辖县的相关单位负责人也应邀出席。黔东南州普通高中学校校长和部分学校的法治副校长代表亲临现场,共同观摩这一意义深远的活动。
据悉,按照我省“宪法宣传周”活动的统一部署,今年宪法宣传周期间,全省共有20余万高中学生参加成人仪式礼敬宪法活动,着力加强广大青少年对宪法精神的学习领悟,带动提升全社会的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短评
坚定宪法自信走好自己的路
郑因
今年“宪法宣传周”,各地丰富内容形式、突出群众参与,推动宪法学习宣传走深走实,让宪法精神在更多人心中生根发芽,法治愈发成为全社会的基本共识。
一个现代化国家必然是法治国家。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把全面依法治国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充分发挥法治引导、推动、规范、保障改革的作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植根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沃土,体现了民为邦本、礼法并用、明德慎罚、执法如山等传统文化精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符合中国实际、反映人民意愿、适应时代要求,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成就和经验的集中体现。事实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越走越宽广,法治中国建设阔步前行。我们要坚定自信,走好自己的路。
宪法是治国理政的总章程。近年来,从国家工作人员在就职时公开进行宪法宣誓,到对法律法规进行合宪性审查,相关工作进一步维护了宪法的权威和尊严。必须看到,我国现行宪法是在深刻总结革命、建设、改革成功经验基础上制定和不断完善的,是我们党领导人民长期奋斗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的必然结果。走过厚重的发展历程,历经艰辛的探索实践,我们愈发坚定宪法自信、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轨道不仅在脚下,而且向远方。今年国家宪法日的主题是“大力弘扬宪法精神,推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深刻回答了全面依法治国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关系,为以法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行动指南。把制度优势更好地转化为治理效能,就要全面贯彻实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协同推进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环节改革。从完善立法工作格局,到完善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再到健全国家执行体制,这些广受各界关注的改革任务,正是为“中国之治”夯实法治基石的题中应有之义。
法安天下,德润人心。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离不开相关部门的法治实践,更离不开亿万人民的法治信仰。法律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进网络等一系列活动,无时无刻不在传递法治文化,无时无刻不在弘扬宪法精神。让更多人牢固树立法治信仰、法治意识、法治观念、法治思维,定能为全面依法治国行稳致远注入强大精神动力。
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