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师工程”引领名师辈出
——黔西南“文教兴州”系列报道(四)
![]() |
册亨县组织100名教师赴安龙县参加黔西南州教育系统“加油·向未来”健康跑活动。 |
![]() |
贞丰县初中英语王蓉名师工作室“送教送培”活动。 |
![]() |
本报记者 王奇 特约通讯员 潘家富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黔西南州历来就有崇文重教的传统,造就了学风兴盛、人才辈出的辉煌历史。
新时代,重教兴学、不甘落后、勤奋向学的社会风气和文化氛围在黔西南激情脉动、持续发力,形成“文教兴州、产业强州、和谐稳州”的大战略。
近年来,黔西南州始终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改革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坚持以弘扬和践行教育家精神为引领,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努力培养造就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一批批优秀教师不断涌现,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奠定了坚实基础。
师德为先,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
全国“最美教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贵州省五一劳动奖章……走进望谟县实验高中刘秀祥工作室内,一份份荣誉证书背后,见证了刘秀祥作为一名乡村教师的付出与坚守。
2008年,刘秀祥“千里背母上大学”的事迹触动无数人,毕业后他重返家乡,成为一名教师。
从教12年来,刘秀祥跑遍了望谟县所有村子,骑坏了8辆摩托车后,成功让1800多个孩子重返校园。
2020年,刘秀祥工作室成立,工作室的工作内容包括励志演讲、教师研修培训、学生德育教育和贫困学生资助。
截至目前,刘秀祥个人及邀请名师参与,开展了2000余场演讲,用自己的事迹激励更多人追逐梦想。同时,他还积极发挥名师工作室效应,联系爱心人士资助贫困学生和家庭贫困的教师,资助贫困学生和教师达7000余名。
从“千里背母上大学”到如今大山深处孩子们的“守梦人”,刘秀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新时代教育家精神的深刻内涵。
师者,人之模范也,老师的一言一行都给学生以极大影响。同样,在望谟民族中学,获得“全国模范教师”称号的杨超老师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教育的真谛。
在同学们眼中,杨超亲切得就像自家兄长。课堂之上,他紧盯教学任务,保质保量完成每一阶段教学工作;课堂之外,他关注每个孩子的一言一行,陪伴在学生的左右。自2012年调入望谟民族中学后,他所教学生近600名考上大学。
近年来,在黔西南,许多像刘秀祥、杨超一样的乡村教师,倾尽自己的青春与力量,托起山村孩子的求学梦。
在师德典型的引领感召下,黔西南优秀教师不断涌现。2024年,黔西南州1人荣获“全国模范教师”称号、4人荣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
近年来,黔西南州始终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2023年以来,州、县到学校召开警示教育大会42场,1066名教师参加警示教育。常态化开展春、秋季学期师德师风建设警示教育大会暨专题教育,开展2024年师德师风建设专项整治行动,全州5.1万名教师参加警示教育大会并测试合格。
多点发力,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
“自从‘强师工程’实施以来,我们老师有了更多的交流平台,也有了更多走出去学习的机会,外出学习不仅能开阔视野,还能学到一些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教学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在贞丰县第二中学,英语老师王蓉告诉记者,在一次次研修、培训中,无论是新入职的教师,还是资深骨干教师,在个人专业成长与业务能力提升上,都得到了较大的收获和突破。
作为王蓉英语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王蓉曾先后获得贵州省骨干教师、黔西南州教学名师、贞丰县骨干教师等多项荣誉,团队6名成员均为县级骨干教师、县级教学名师。
加大名师培育是“强师工程”的重要内容,也是工作室的重点目标。每月,王蓉都会组织工作室成员和学员,通过线上学习各种教学方法,并开展专题讲座、示范课展示、评课交流等活动,分享先进教育教学理念,助力更多教师成长。
事实上,在贞丰县,除了王蓉英语名师工作室,还建有“贵州省初中语文乡村名师韦显禄工作室”、“贞丰县初中数学钱保华名师工作室”、“贞丰县初中化学张兰欢名师工作室”等38个名师名校长工作室。
“吸纳学员882名,培养各级各类骨干教师1322人,其中黔灵名师5人。”贞丰县教育局教师发展中心负责人云东芳告诉记者,贞丰县作为全省12个“强师工程”试点县之一,近年来,县教育局围绕立德树人、专业提升、骨干培养、体系建设四个要求,坚持以“强师工程”建设为抓手,大力实施“铸魂”“提能”“薪火”“强根”“增效”“建强”六项行动,着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为贞丰县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大力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向着这一目标,黔西南州教师队伍资源配置呈现新的面貌:截至目前,全州中小学、幼儿园有“教育部新时代双名计划”名校长培养对象2人,省级乡村名师150人,省级乡村教育家17人,“黔灵名师”79人,省特级教师40人,省级骨干教师327人,省级名校 (园) 长13人,州级名校 (园) 长202人,州级名师810人,州级骨干教师2033人,职业教育省级大师工作室主持人1人,职业教育省级名师名匠工作室主持人4人。
尊师重教,为教育高质量发展赋能
在有尊师重教优良传统的黔西南,广大教师把教书育人作为奋斗目标。
望谟县实验小学教师岑琴作为一名大队辅导员,经常组织丰富多彩的大队活动,将学校的德育推向新高地;作为省级骨干教师,她潜心研究,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教学经验传授给年轻老师们,帮助他们快速成长为州级骨干教师、名师等;作为班主任,她注重班级文化建设,利用有特色的班级活动去浸润学生的心灵,使孩子们在德智体美劳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我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往哪搬!”从教二十多年来,岑琴一直默默耕耘,始终把绚丽的青春时光和真诚的爱无私地奉献给自己所钟爱的教育事业,曾被评为全国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6·27”工程优秀校外辅导员、黔西南州“五一巾帼标兵”、2024年全国优秀教师。
……
岑琴只是黔西南众多教师的杰出代表之一。
近年来,黔西南州始终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改革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随着政策激励和培训体系的发力,教师专业成长的动力与潜力被不断激发,黔西南州优秀人才竞相从教、广大教师尽展其才、好老师不断涌现的良好局面日渐形成。
今年5月,册亨县制定了 《册亨县推进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实施方案 (试行) 》,通过核编、设岗、竞聘等环节,采取试点先行、全面铺开等方式,推进册亨县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工作。自工作实施以来,进一步健全理顺了县域内教职工机构编制、岗位管理机制,各学校设置的岗位更加科学、合理,充分调动了教师积极性,激发教师潜能,有力推动各校工作高效运转。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近年来,黔西南州全面落实城乡统一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持续推进“县管校聘”,继续实施“特岗计划”,鼓励优秀人才到乡村学校长期任教。
多措并举之下,在黔西南,尊师重教蔚然成风,越来越多充满教育情怀的老师把梦想的种子播撒在学生的心田,为黔西南州教育高质量发展撑起一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