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山湖这所小学篆刻社团“很顶”
被授予“篆刻艺术实践工作坊”称号
![]() |
老师让同学们盖上自己的印章。 |
![]() |
本报讯 (记者 徐颖)11月21日下午4点,贵阳市观山湖区外国语实验小学的篆刻社团课教室里座无虚席,这里聚集了来自不同年级的数十名篆刻爱好者,他们手握刻刀,专注地投入于篆刻艺术的创作之中。
教室内,随处可见孩子们精心创作的篆刻作品,这些作品将书法与镌刻完美融合,展现了汉字艺术的独特魅力。篆刻艺术,起源于先秦,历经千年沉淀,如今在观山湖区外国语实验小学焕发出了新的活力。
自2016年成立以来,观外实小的篆刻社团表现卓越,于2021年11月荣获观山湖区教育局授予的“篆刻艺术实践工作坊”称号。近年来,社团在省级、市级比赛中屡获佳绩,累计获奖数十项。尤其在2024年的第六届“中华诵读”印记中国篆刻比赛中,社团成员斩获省级二等奖2名、优秀奖2名,并荣获省级优秀组织奖。其中2名学生更是脱颖而出,进入全国决赛并获得全国优秀奖。
从周一至周五,学生们积极参与社团课,累计参与人数超过400人,主要以3-6年级学生为主,社团规模不断扩大,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学子。每学期,艺术工作坊都会举办一次学生作品汇报活动,或是邀请师生家长共同体验篆刻艺术的魅力,让学生们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也提升了自身的审美情趣和情操。
一位热情的同学向记者展示自己的作品,兴奋地介绍:“我正在做的是阳刻,它是挖去空白部分,而阴刻则是挖去文字部分。”
社团的负责人李强老师,一位美术教师,大学时期便对篆刻文化情有独钟。他通过社团教学将篆刻艺术引入校园社团,吸引了众多热爱篆刻的孩子。
六年级的陈亦澄在选择社团课时,一眼便相中了篆刻,他希望能够像名人大家一样,拥有自己的专属印章,留印于自己的艺术作品之上。五年级的冉孟凡已经加入篆刻社团四年,家中收藏了他的数十件作品。他认为篆刻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还提升了专注力,并在参加各类比赛中获得的奖项极大地增强了自信心。
孩子们在座位上专心致志地勾线雕刻,每个人面前都摆放着一套篆刻工具,包括各种规格的刻刀、印石、印床、勾线笔和笔刷等。李强解释说,传统上使用毛笔和水墨上石勾线,为了便于孩子们学习,现在改用了勾线笔。
不一会儿,李强老师面前就排起了一条长队,完成作品的同学们纷纷拿着自己的印章让李强盖章,并在作品下方签上自己的名字,李强一一点评,场面温馨而有序。
在这个小小的教室里,孩子们手中握着的刻刀,不仅雕刻着石章,更是在他们心中刻下了中华文化的深刻印记。在这方寸之间,传统文化绽放出新的生命力,照亮了未来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