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岁女童独乘地铁引热议
父亲:我在后面悄悄跟着,这不是冒险
![]() |
![]() |
小茉莉独自坐地铁。 |
![]() |
小茉莉 |
![]() |
小茉莉家里全是健身装置。 |
手上拿着小板凳,胸前挂着全景相机,独自一个人走进地铁站……近日,长沙一位母亲在网络上发布了一则记录其4岁女儿小茉莉幼儿园放学后独自走路坐地铁回家的视频。视频发布后,在网上引发热议。
11月17日,记者与小茉莉的父母取得联系,父亲吴盛城表示,当天自己一直在女儿身后悄悄跟着,并且该行为并不是突发奇想,“这不是一个冒险,完全是在她能力范围内的事情。”
“狠心爹”的真面目:悄悄在后面跟着
小茉莉的母亲胡宇介绍,网上引起热议的视频,实际上是9月底拍摄的。“孩子父亲从小就记录孩子的成长,拍摄的图片和视频塞满了30多个硬盘,回看的时候发现这一次的‘探险’很有意思,就在最近剪辑了一下发了出来。”
胡宇回忆,当天吴盛城像往常一样去接小茉莉放学,“到了幼儿园就跟她说,爸爸骑车回去,让她自己坐地铁回去”。担心女儿身高不够无法自行购票,吴盛城还给女儿带上了小板凳方便其购票。
买票、查看线路、到站下车、步行回家……小茉莉的每一步都十分准确,胡宇将视频发到网上后,有网友评论道:“她居然一直没把凳子弄丢,单凭这一点都已经好棒了。”与此同时,也有网友质疑,父母是否是为了流量而故意拍摄这样的视频。
对此,吴盛城表示,从小茉莉两岁开始,他便会专门教会小茉莉各类交通安全知识,并锻炼她独立自主的能力。“我们会带她去卖废品、买早餐、拿快递、过马路……从带着她一起,到我们悄悄跟着让她一个人在前面。大家看到的或许只是单单一个她自己坐地铁的视频,实际上我们已经给她讲过无数次安全道理,也带着她练过很多次。所以在我们看来,这不是一个冒险,完全是在她能力范围内的事情。”
对于为什么小茉莉要买票的质疑,其父母则表示,一方面,孩子不买票就得跟着大人或者走绿色通道进去;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给孩子一个仪式感。“就像有些人说的,给她办个卡,但是(这样)就没有自己去买票那么好玩。”吴盛城说。
自立女孩的坚强:带病坚持锻炼
来到小茉莉家,一眼望去,客厅里未摆放电视,几乎全是各类攀爬架,还有一整面攀岩墙,“都是这几年慢慢置办的,小茉莉每天都在这上面玩”。
怀孕6个月时,胡宇被诊断出地中海贫血症,“当时就了解到可能会遗传给小孩。”小茉莉出生后,胡宇发现女儿的精神一直不是很好,在其1岁半时也被诊断患有基因性地中海贫血,“和正常小孩也没有什么区别,就是精力不是很好”。吴盛城是一个十分热爱运动的人,在孩子还没出生前,他便计划着将孩子培养成自己的运动搭子,“后来小朋友被诊断出这个病后,就结合她自己的身体条件,在运动种类上作了很多调整”。
滑板、跑步、排球……吴盛城带着女儿有过很多尝试,但发现女儿对这些的积极性都不是很高。“可能也是有这个病的原因,她以前很内向,不喜欢热闹,对事物的兴致都不是很高。”尽管如此,吴盛城几乎每天都会带着女儿运动,并且有意在不同场景下锻炼女儿,“包括这次坐地铁,有人看到她会自己数钱也觉得她很棒”。
在胡宇看来,如果没有做这些运动或者创造这么多机会让女儿成长的话,女儿肯定没现在好。“她现在某些方面的运动能力已经超过了同龄人,其他方面的运动能力也在慢慢提升当中,我觉得这些都是和运动以及培养她的独立能力分不开的。”
来源:潇湘晨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值得提倡
如何教育孩子 需因人而异
但这一切的前提是保护好孩子安全
让4岁的孩子“独自”坐地铁回家,还真有父母敢这么干。
在小茉莉父母的眼中,孩子虽然只有4岁,因为前期经过了足够训练,独自乘地铁“完全是在她能力范围内的事情”。而且孩子的父亲一直在后面跟着,所谓“独自”并非就是撒手不管。但在一些网友看来,4岁的年纪毕竟太小,即便其父亲跟在后面,孩子乘地铁的风险系数也过高。
单就此事而论,其父母是在尽力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对孩子进行独立能力的锻炼。而且考虑到孩子患有先天疾病,这种锻炼可能更加迫切。但置于公共视角下,让4岁的女童在没有监护人明显陪伴的情况下,去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却并不值得提倡。
毕竟,站在孩子的立场,此次回家之路只有她一个人,她需要独自面对路上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这首先在心理层面,就可能对孩子构成精神压力。
而且“走路、坐地铁回家”,这种对成年人来说轻松平常的经历,对4岁的孩童而言,却是不小的挑战。除了需要在路上躲避各种车辆外,在地铁站过闸口、乘电梯或走楼梯、上地铁等,对这么小的孩子来说,都有可能遭遇危险。尤其早晚高峰期,人流量大,孩子年龄幼小、身体孱弱,可能面临着遭人群挤压甚至踩踏的风险。
公共设施的运行都有着一定的规范,其针对的往往是守规矩的成年人。小孩子很可能因为好奇心促使,进行非常规操作,这其中的风险隐患更充满了不确定性。
还需考虑到的是,从法律层面看,父母作为监护人,若任由4岁的小孩自己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可能需要承担怠于履行监护职责的法律责任。民法典规定,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负有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
此事中,小茉莉买票、查看线路、到站下车、步行回家,其每一步都“十分准确”,当然令人欣慰。但如果这其中哪个步骤没有做好,而跟在其身后的父亲又未能及时出手,恐怕后果不堪设想。
而且与交通相关的法律法规,也不允许如小茉莉这般儿童独自乘坐交通工具。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六十四条就规定,“学龄前儿童以及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精神疾病患者、智力障碍者在道路上通行,应当由其监护人、监护人委托的人或者对其负有管理、保护职责的人带领”。
与此同时,不少城市的轨道交通乘客守则中,都明确了儿童须在成人陪同下乘坐地铁的规定。以此次小茉莉所在城市长沙为例,其2024年修订的新版《长沙市轨道交通乘客守则》规定,身高1.3米(含)以下儿童须在成年人监护陪同下乘车,以确保安全。
相关法律法规划出红线,是在最大程度保护未成年人,尤其是使少年儿童免遭意外风险。这种立法考量,理应成为父母审视自身履行相关责任的标准。
有时候,出于“为子女计长远”的考虑,一些父母注重锻炼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期盼孩子日后能顺利进入社会,这份为人父母的周全安排,可以理解。
但当类似的视频发布在网上,就很容易形成一种带娃示范。家长们需认识到,并不是所有的4岁孩子都有小茉莉的“能力”。
小茉莉的父母敢这么让孩子“独行”,前期是进行了充分训练的,而且也有其特殊的原因。所以,其做法并没有普遍意义,也不值得提倡。如何教育孩子,需因人而异,但这一切的前提,是保护好孩子安全。
来源:《新京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值得炒作
“真独立”违法“假独立”是炒作
需要明确的是,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学龄前儿童不能独自在道路上行走,也不允许单独乘坐轨道交通。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学龄前儿童以及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精神疾病患者、智力障碍者在道路上通行,应当由其监护人、监护人委托的人或者对其负有管理、保护职责的人带领。《长沙市轨道交通乘客守则》规定,14周岁以下儿童凭有效证件可免费乘车,身高1.3米(含)以下儿童须在成年人监护陪同下乘车,以确保安全。
因此,这名4岁女童如果全程独自一人坐地铁回家,那涉嫌违反法律法规,或要追究其监护人以及地铁管理方的责任。而如果家长一路陪同孩子,孩子也知道有爸爸在后面跟着,那就谈不上“独自乘地铁”,可能属于“摆拍”剪辑。有网友质疑这是以锻炼孩子为名的炒作,也不无道理,还可能误导公众、引发效仿等。那便需要对家长进行批评教育,树立正确的育儿观,履行对孩子的监护责任。
小视频时代,有视频未必有真相,围观者必须有“镜头意识”:镜头外是什么人在拍摄? 女童买票、过安检是一个人完成的,视频外真实的场景究竟如何? 这样的“独自”乘地铁从幼儿园回家,是常态行为,还是一次性的?在讨论和感动之前,这样的追问并不多余。
当然,家长有培养、锻炼孩子独立性的意识值得肯定,这比把孩子一直“抱着”不放手强多了。但是,锻炼孩子的前提是必须遵守法律法规,符合孩子的成长规律,不能超越孩子的心智承受能力,不能让“任性”锻炼付出巨大的代价。
来源:新黄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网友评论
不甜不淡不甜 浙江
我的孩子要是只有四岁,我是不敢让她独自一个人的,又这样发出来是想炫耀什么呢?炫耀自己思想进步?孩子勇敢独立?孩子再听话,再遵守规则,也不过只是个孩子,再说了,外在不可控因素也太多了,意外都是一瞬间发生的,坏人做坏事你防得住吗? 就是你远远跟着,真发生事情你来得及吗? 父母真的不大聪明。
吃皮皮虾不就饼 天津
不说别的,只说孩子嘴里吃着棒棒糖走路我就觉得很不安全了。
梧桐树250 湖南
这才是真正的正能量。
快乐的海带苗 湖北
如果是真的那真是讨厌,锻炼你家孩子,万一出意外得害多少人。
用户7962777681 湖北
不论是真假,不支持效仿。
但愿人长久UcA 湖北
没出事是在能力范围内;出事了就眼泪直下三千尺。认知造成了无数的事故。
旗妙柏0hf 天津
我小孩9岁就可以独自乘地铁、高铁往来于北京、石家庄、天津三地!
飘逸9l1 广东
从小教会孩子自立自主非常必要,对孩子能终身受益!
理唯实 广东
我只担心小孩这个病,一生让父母担忧,许多问题光搞运动锻炼能解决的,多细心呵护,用科学方法让孩子更健康。
碧桂园贵安府2 福建
国外到超市买菜,12岁以下的孩子必须有大人陪伴。有一小孩妈妈把货物搬上小汽车后,小孩坐在小汽车上,妈妈把购物车归还,回到小汽车上,就被警察警告,说——你再迟5分钟过来,孩子就会被带回警局,取消父母对孩子的监护权,孩子将被送往福利院,你终生不能见到孩子,也不可能知道孩子送到哪里去。
君一从来 天津
尽管现在社会环境不是特别安全,但是孩子出行能力大小还是取决于家长的教育和指导。呱呱落地就百般呵护,怕这怕那,试问等长大了他(她)们的独立性能强吗?
燕赤霞LE 江西
我要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他们点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