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3日 星期三

邹诗咏:

爱生如子 默默耕耘

2024年11月13日 星期三 贵州教育报数字报 字号[ 放大+ 缩小- 默认 ]

邹诗咏与学生在一起。

    特约通讯员 李鑫波

    她,身残志坚,24载耕耘三尺讲台书写无悔青春;她,秉持“真诚教书、真心育人”教育理念,将“德、勤、才、学”融入自己钟爱的教育事业,培养出一批批优秀学子;她,爱生如子,用慈母般的胸怀帮助无数孩子走出家庭和心理困境,成为孩子们最依赖的“邹妈妈”;她,热心公益,创办了兴仁首个读书会,用阅读引领时代风尚。

    她,就是黔西南州兴仁市实验中学的邹诗咏老师。

    默默耕耘,三尺讲台铸“师魂”

    今年47岁的邹诗咏,因患小儿麻痹症,导致右腿残疾,但她并未因此气馁,而是克服种种困难,努力求学,立志长大后成为一名教师。2000年,邹诗咏从黔西南州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毕业后,成为兴仁市第三中学的一名语文教师。

    刚走上讲台的邹诗咏由于缺乏教学经验,时常受到学生们的质疑,甚至有学生在课堂上直言:“我们以前的老师不是这样讲的,你讲得不对。”邹诗咏意识到,教学光有热情远远不够,还必须有扎实的功底和科学的教学方法。

    为了提升教学本领,她向身边的老教师请教,旁听其他老师的授课方式,学习他们批阅作业的方法,认真研究教育教学方法,备教材、备学生、备自己,自费订阅 《语文报》 《语文教学通讯》等学习资料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功夫不负有心人,她的视野拓宽了,教学能力逐渐提高。渐渐地,学生们经常围绕在她身边,问这问那,总有说不完的话。她的教学水平也得到了学校、同事和学生的肯定,被推选为校团委书记和语文教研组组长。她总结出的“问题引导法”“传统+引导+快乐法”“无为而自法”等课堂教学模式和“师批作文三步法”等作文教学方法,深受学生们的喜爱,所带班级的语文成绩均位居全市、全州前列。

    为让先进的教学理念、有效的教学方法落实和运用在课堂上,她开展了师徒结对帮教活动——“青蓝工程”,对青年教师在教学设计、授课方法、作业批改等方面进行精心指导,并参与开展形式多样的教研、送教下乡、乡村教师培训等活动,有效地引领和指导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关爱学生,真心诚意做“慈母”

    邹诗咏班上的一名学生是单亲家庭的孩子,爸爸常年外出打零工,经济收入低。长期以来,孩子缺失母爱,性格比较孤僻,学习成绩也逐渐下降。邹诗咏了解情况后,每天放学都对他嘘寒问暖,关心他的生活,及时解决他碰到的困难和苦恼。渐渐地,这位学生打开心扉,与邹诗咏无话不谈,性格也变得乐观和积极,成为班里的阳光男孩,成绩也在不断进步。

    张成艳和张中路是班里家庭比较特殊的两个孩子,邹诗咏不仅慷慨解囊,还发动自己的亲属、朋友和同事对两个孩子提供帮助,2016年春节前夕,邹诗咏将筹集到的4450元现金送到两个孩子的家中,让两个孩子无比感动。在过去24年的教师生涯中,邹诗咏已出资8万余元,帮助学生500余人次。

    多年来,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邹诗咏都给予学生们母亲般的爱,每个假期,邹诗咏也没能闲下来,家访路上总能见到她步履蹒跚的身影、孩子家中总能听见她亲切的话语。近千名孩子在她的精心培育下,走出大山、走进大学、走上工作岗位,她成为学生心中众口皆碑的“慈母”。

    阅读推广,书香芬芳润“心灵”

    为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他们读好书、善读书、多读书,之前学校没有图书室的时候,她就自行订购图书,带领孩子们一起阅读。后来学校建起了图书室,她就每周一次带领班上的学生到图书室进行集体阅读、集体分享,还在学校开办了“熠峰书会”。

    为满足更多阅读爱好者的阅读需求,邹诗咏将读书活动延伸到校外,她经常利用周末、假期举办读书活动,吸引各行各业的读书爱好者和青少年学生积极参与。她积极推广阅读的精神感动了大家,今年2月,在兴仁市教育局、兴仁市文联等单位和爱心企业的大力支持下,由邹诗咏创办的兴仁市首个读书会——“兴仁读也读书会”正式挂牌成立,为她积极推广全民阅读提供了保障。此外,她还利用读书会场所的便利条件,在假期增开了“公益假期自习室”,为孩子们提供安静自学环境的同时,还帮助他们进行疑难问题解答。

    “我最大的心愿就是把爱放在学生身上,把情用在教育事业中,把心留在这片土地上,真正做一个纯粹的教育人。”这就是邹诗咏老师的教育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