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盘水钟山区教育督导室开展“暖流计划”
既要“长牙齿”,更要“暖人心”
![]() |
本报记者 聂兵 特约通讯员 王立章
近年来,六盘水市钟山区教育督导室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在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悉心指导下,充分发挥督政、督学作用,秉承教育督导不仅要“长牙齿”,更要“暖人心”的理念,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联系六盘水市暖流志愿服务中心等社会力量,携手共进,传递爱心,为部分困难学生提供必要的生活帮助。
今年以来,累计发放书包、鞋子、羽绒服、校服等物资80余万元,发放助学金10万余元,惠及全区30余所学校20776名学生。
开发资源
筑牢物资保障渠道
思路决定出路,为改善学校办学条件,缓解个别偏远学校资金周转困难、办学条件艰苦的窘境,钟山区人民政府督导室积极借力社会资源,在多渠道、深挖掘社会“暖流”的基础上,不断推进学生资助工作从“助困”向“育人”转变,从单渠道资助向“四位一体”的发展型资助体系转变。
同时,钟山区教育督导室还不断完善校企合作资助模式,与六盘水市暖流志愿服务中心启动“暖流计划”,提升资助育人新高度,拓展资助育人新局面。并且定期通过新媒体公布爱心物资发放情况,报道受助学校变化和学生成长故事,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加入“暖流计划”。
精确排查
筛选纾困解难学生
物资保障渠道有了,发给谁,怎么发?
为此,钟山区教育督导室深入各乡镇村寨,精准摸排识别家庭生活困难学生,建立资助台账,确保资助的精准性。针对部分困难学生,还提供一对一长期帮扶,让帮扶工作更加有的放矢,也让爱心资源发挥出最大的效益。
同时,开展暖流公益助学计划,对家庭贫困但品行兼优的学生进行针对性资助,包括房屋返修,小学到高中生活费专项资助等。已为大湾镇大湾中学、双戛街道落飞戛小学和河沟小学、木果镇发期小学和新民小学以及三家寨小学、南开乡花场小学和犀牛小学、金盆乡金龙小学等学校捐赠全新课桌椅、校服、书包、羽绒服、运动鞋、体育用品、学习用品等物资。
目前,持续为大河镇鱼塘小学、金盆乡所有幼儿园进行捐助,极大改善了个别学校办学环境及学生生活状况。
铸魂育人
发挥督导关爱力量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而铸魂育人,则是教育的崇高使命。
为此,钟山区教育督导室将铸魂育人作为“暖流计划”工作的核心目标之一,着力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理想信念。充分利用每次捐赠,教育引导学生努力学习、尊敬师长,在学生心灵深处种下爱心、奉献、向上的种子,同时鼓励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社会、服务社会,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将“暖流计划”的意义从物资援助延伸至品德教育和社会责任感培养。
对于学校而言,教育督导如何实现既“长了牙齿”又“暖了人心”?
大湾中学校长杨刚表示,钟山区教育督导室在创新督导模式的同时,常态化对学校开展教育督导和教学视导工作,使得教师责任意识、危机意识得到加强,并在全区形成了“一盘棋”谋质量、“一条心”抓质量、“一股劲”兴质量的浓厚氛围,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教育热点、难点、痛点得以解决,教育督导“强牙固齿”进一步得到体现。
“同时,为我们带来了急需的教学设施和学生用品,极大地改善了学校的办学条件。更重要的是,他们深入学生中间,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给予精准帮扶。”教育督导室还通过主题班会等活动,引导学生们学会感恩与回馈,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杨刚说道:“种种行动更像一股暖流温暖了我们的心。这种既严格又温暖的教育督导方式,真正让我们感受到了教育的力量与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