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心灵 认识自我
贵州创新心理健康教育,护航学生健康成长
![]() |
中小学生开展心理建设。 |
本报记者 梁珍情
“老师教会我们如何做心理健康操,帮助我们带着积极乐观的心态投入学习。”日前,在黔东南州丹寨县城关第一小学教室里,潘其翔与小伙伴们跟随音乐舞动双手做着操,在轻松而有趣的氛围中开启了一天的学习。
今年4月,《贵州省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实施方案》 明确,到年底各学段心理健康教育课开课率达100%,全省大中小学心理辅导室建有率100%。贵州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科教学、教育帮扶活动融合,助力学生茁壮成长。
“如何上好一节心理课?”“如何优化全省中小学心理健康优质课?”
近年来,贵州各地积极推动心理健康教育改革,进行创新性探索,开展优质心理教育服务,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
黔东南州岑巩县打造“心育课堂”,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纳入中小学课程表,对心理健康教育教材、课时、课表、工作量等进行规范,结合《心理健康》教材,按照每两周1节课时纳入课程教学,对无条件配备专兼职心理教师的乡村小学,创新采取“走教式”“大课式”等方式,实现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全覆盖。目前,岑巩县中小学累计开展心理健康课程教学4.08万节,开课率达100%。
黔东南州从江县第一中学为高一年级开展了“一路有你,相伴同行”人际关系团体辅导活动,引导学生敞开心扉,深入共情,积极信任和尊重他人,帮助大家在和谐的人际关系中健康成长。对于高三学生,教师开展主题为“释放压力,轻松备考”的考前减压团辅活动,吸引同学积极参与活动、主动分享自己的感受,最大程度放松心情,缓解紧张情绪。
为确保师资力量满足心理健康教育发展需求,贵州各地定期举办心理教师专业培训,邀请心理专家进行专题讲座,通过持续的教育和培训,提高教师的心理辅导能力。
铜仁市第二十九小学定期举办教师心理教育专业培训,注重健康知识传授与健康技能传授并重原则。今年以来,贵阳市举办三期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坊,该市276名专职心理健康教师参加,并辐射带动部分兼职教师参与其中。老师们从专业点评中收获很多新颖的建议,在建立问题、原因清单的实践与思考及情绪倒错的分析中,受益匪浅。
同时,贵州各地还通过举办心理健康主题讲座、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活动、创意心理辅导游戏等,使各地校园心理健康教育持续散发活力。
“今天我们心理团辅活动的主题是‘沟通心灵,认识自我’,大家手上都有一张小任务单,任务单上有6块拼图,我们要在填满拼图的过程中,更好地去认识自己。”每周二下午,在安顺市镇宁民族寄宿制中学,扬州大学研支团的老师们用有趣的心理团辅活动,引导学生用画笔把内心的想法表达出来,从学习的压力中得到放松。
在遵义市红花岗区第八小学,上海大学研支团通过组织“游园会”,让学生在“青春期变变变”“‘我’从哪里来”“化解情绪,微笑传递”和“小心! 危险!”四个游戏中,学习青春期相关知识,在沉浸式、互动式、启发式的氛围里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提升自我保护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