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08日 星期五
贵州教育报数字报 -> 2024年11月08日 星期五 头版 -> 第A03版:校园 -> “用爱与耐心,擦亮等待发光的星星”

“用爱与耐心,擦亮等待发光的星星”

2024年11月08日 星期五 贵州教育报数字报 字号[ 放大+ 缩小- 默认 ]

李梅芳与学生在教学互动。

    李梅芳 自述 本报记者 熊江睿 整理

    “在特殊教育的领域里,每一步都像是在崎岖山路上艰难攀登,但沿途的风景和收获的感动,却如同璀璨星辰,照亮了我前行的路。”

    我叫李梅芳,来自云南,毕业于滇西科技师范学院特殊教育专业。2022年3月,我来到黔东南州黄平县特殊教育学校任教。刚踏入特殊教育这一行时,我满心忐忑。面对那些有着特殊需求的孩子,他们有的目光游离、沉浸在自己的世界,有的因身体障碍而行动不便,还有的情绪起伏不定,我曾无数次问自己:“我真的能帮助他们吗?”但很快,我便知道,没有时间留给犹豫,这些孩子需要我。

    初入课堂,紧闭的“门”打开一丝缝隙

    我的班级里有个孩子,在我上课的时候突然爆发情绪。至今依然记得,2022年3月28日的那堂课,是我第一次踏入特殊教育的课堂。在课堂上,她几乎崩溃大哭,把课桌里面的东西丢得到处都是,在教室里面乱跑。

    我尝试与她沟通、安抚她,但一点用也没有。我害怕她的行为伤害到自己和其他人。于是,我轻轻地抱住她,希望她能够安静地坐下来,但她力气很大,差点把我推倒,那一刻我也崩溃了,不知道怎么办。我便寻求与她熟悉的老教师,在与老教师的沟通帮助下,她安静地坐下来了。

    这位老教师跟我说:“可能因为你是新老师,你和她不熟悉,她很抗拒你、不听你的,你以后要多跟她熟悉一下,慢慢熟悉了,你会发现其实她很乖的。”

    从那以后,我开始观察她的行为,尝试了解她、亲近她。课下,和她一起坐在操场聊天,关心她的生活,和她一起玩她喜欢的游戏……有一天,她突然跑过来说:“李老师,我喜欢你的小辫子。”我说:“那我给你也扎一个吧。”然后,我给她扎了一个一样的小辫子,她开心了一整天。

    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了一扇紧闭的门被打开了一丝缝隙,阳光开始透进来,她愿意主动亲近我,和我沟通了。

    因材施教,看见每个孩子的优点

    有一个培智的小朋友叫小洁,她比较活泼也有一点调皮,但是她爱爬树,爱攀高。生活中时不时犯一些小错误,我对她无论是循循诱导,还是严厉批评,都没有很好的效果。但上律动课的时候,我发现她跳舞跳得比较好,节奏感很强,学习舞蹈动作比较快,我就安排她作为我的小助手,一起排练“六一”儿童节的节目。

    在排练的过程中,我看到了她的努力,乐于助人的精神,一改往日的调皮。我就以她的兴趣爱好为切入点,跟她沟通交流。她爱抢别人的东西,我跟她说:“你为什么想去抢别人的东西呢,那是别人的,别人的东西不属于自己,是不可以去抢的,如果你有喜欢的东西,你可以跟老师说,你表现好老师就奖励给你。”

    经过多次的沟通和交流,她的一些小错误已经不见了。从我开始上律动课到现在,她已经会跳很多个舞蹈了,变得自信又大方,学习上也进步了很多。

    走进苗寨,为特殊孩子上课

    特殊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情感的陪伴和爱的传递。每当孩子和我说:“老师,我想回家,妈妈什么时候来接我。”我轻轻地摸着孩子的头说:“你妈妈希望你在学校里能够开开心心的,一放假你妈妈肯定会第一时间来接你的,所以你要好好听话。”孩子听完心情也会好了很多。

    在我值周的时候,我会带上相机,迎着夕阳,把孩子们一张张笑脸拍下来,打印成照片送给他们,帮他们记录着他们的生活。我会在操场上和他们聊天,聊他们喜欢的东西,聊他们的想法。我也会给每个女孩子扎上她们喜欢的小辫子。在这个特殊的环境里,我们老师就是孩子们最坚实的情感依靠。

    这几年来,我除了在学校给这群可爱的孩子上课,给他们应有的教育外,还经常行走在苗岭山冈,走进苗寨给那些因自身条件未能入学的孩子上课,让他们也能享受到应有的教育,让他们获得相应的生存生活知识和技能,以便更好适应世界和将来的生活。

    特殊教育是一条少有人走的路,但它充满了意义。每一个特殊孩子都是一颗等待发光的星星,而我们特殊教育老师,就是那擦亮星星的人,用爱与耐心,让他们在夜空中闪耀出属于自己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