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08日 星期五

大学生团队免费为超过1000位老人代写430万字回忆录

留住老年人的“独家记忆”

2024年11月08日 星期五 贵州教育报数字报 字号[ 放大+ 缩小- 默认 ]

倾听程勉学老人讲述历史。杨柳 摄

    在郑州,有这样一个大学生团队,他们为老人代写“人生回忆录”,以一块块“记忆碎片”,拼出老人的“独家记忆”。他们是康乐忆享项目团队,其创始人是00后王文浩。

    记录长者人生智慧

    “孩子们来啦,快进屋坐,先喝点儿茶,我正在理思路,看看从哪儿讲起比较好。”今年84岁高龄的程勉学老人热情地招呼着王文浩。

    “就从我的求学之路说起吧。我先说一下大概时间线:小时候生活条件不好,但在家人的鼓励下,我坚持求学,后来分配到研究所担任技术员,转业后又继续‘充电’学习……”说起自己的人生经历,老人情绪高涨,讲到“人生大事”时,更是不遗漏每一处细节。

    在这之前,程勉学老人将自己的经历写成了一篇篇个人自述,交给王文浩团队整理。之后,团队再和老人进行面对面采访,完善其中内容。

    最终,由康乐忆享团队整理撰写的 《蹉跎岁月老来乐》一书,以近10万字的篇幅详细记录了程勉学老人的童年生活、求学之路、军旅生涯、爱情故事、家庭教育,其中包含了老人对好好读书的感悟,对名人名言的人生体悟,还收录了部分老人创作的小说。

    “看到这本书,仿佛自己的青葱岁月就在眼前,抚今追昔,非常感谢这些孩子帮我留住人生回忆。”程勉学老人说。

    王文浩告诉记者,像程勉学老人这样能自己整理素材的并不多,多数情况下,需要以老人口述的方式,团队再进行梳理整合,这个过程既充实又有趣。

    “每一位老人的珍贵经历都值得被更多人看到,它们不仅是老人的回忆录,也是时代的微记忆。”王文浩说,每一次为老人代写“回忆录”,自己和团队都能在老人身上学到不少人生智慧。

    打造温暖“纪念册”

    再现一段久远的故事、一个刻骨铭心的瞬间、一份真挚热烈的情感……为何会想到为老人“记录回忆”?“只是灵光一现,也可谓是突发奇想。”王文浩说。

    康乐忆享项目起源要追溯到王文浩高中时期。那时,他的爷爷奶奶已经70岁高龄,平时喜欢讲一些过去的事情。

    “我希望爷爷奶奶从前的故事留下来。而这件事情,我们家只有我能做。”“虽然平凡,但能够记录下来他们一定很开心。”抱着这样的想法,高考结束后,王文浩便开始了“记录”工作。这件事,让爷爷奶奶骄傲了许久,经常在乡亲们面前夸赞:“我们家文浩不仅孝顺,还会写文章。”

    这之后,王文浩想:“是不是还有许多老人也想记录回忆?”

    经过调研,2022年3月,王文浩邀请身边15位同学共同组建“康乐忆享”团队。康乐忆享以倾听心声、温暖幸福生活为出发点,以帮助老人整理记忆碎片为切入点,以开展多样化、个性化为老人志愿服务为支撑点,创新融合互联网技术,打造纸质回忆录、光影碎片集、云端故事库、虚拟数字人四大模块化产品。

    至今,团队共组织7000余位青年志愿者,服务老人1000多位,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超14万小时,帮助老人整理文字故事超430万字。

    定位“社会企业”

    作为一个持续性的项目,康乐忆享如何迸发出蓬勃的生命力?

    2022年,在第一个暑期项目结束后,王文浩遇到了项目定位问题,机缘巧合之下,他参加了全国大学生创业实训营,第一次接触到“社会企业”的概念。“社会企业”指的是以解决社会问题为导向,利用商业思维来解决社会问题的组织。他茅塞顿开,将康乐忆享定位为“社会企业”。

    康乐忆享根据老人的不同经历、现状提供个性定制服务,结合四大模块产品,建构起成熟的商业运作模式。“我们会不断发掘身边有故事的老人,也会提供不同时长的后续陪伴服务。”王文浩说。

    项目成立以来,团队实地寻访亲历红旗渠建设的37位老人,与退伍军人促膝长谈,话家常、忆往昔,走访大爱无疆、医者仁心的退休医生,感悟三尺讲台桃李满天下的师者之心……康乐忆享帮助老人定格人生记忆,把“匆匆”变为“永恒”。

    来源:郑州日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评论

    敬老助老在这一刻具象化

    韩静

    近来,代写老人回忆录,成了“银发经济”中较为热门的新赛道。

    00后男孩王文浩,是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的一名大四学生,从2022年开始,他一直在坚持免费帮老人寻找回忆、书写回忆录。经过不懈努力,短短两年,全国各地已有200多所学校的同学主动加盟,报名志愿者达7000人,先后为1000多位老人提供帮助,《回忆录》的文字总量超过430万字。

    提起回忆录,人们也许认为只有历史名人才有“资格”撰写,但事实上,每个生命都是一本书,真正汇聚成历史洪流的,都是无数普通人及无数平凡生活的点滴。历经岁月洗礼,沉淀下丰富阅历的老人们期待被聆听、被看见。

    代写老人回忆录重在“代”。随着年岁增加,很多老年人身体下降,社交活动范围受限,没有能力或精力将自己的经历完整地记录下来。代写回忆录恰好填补了这份遗憾,让人生故事得以延续,为其晚年生活增添一抹亮色。

    比“代”更重要的则是“帮”——在交流和陪伴的过程中帮助老人排解情绪。现实中,很多老年人或苦于“空巢”,或处于精神“空窗”状态,情感需求无法得到充分满足。代写回忆录即是宣泄情感的一种方式,让老年人从被边缘化到成为主角,得到更多人的关心和倾听。为何老年人群体会是受骗上当的重灾区? 为何老人明知直播间里大多都是骗子却还想“多聊会儿”? 答案无需多言。

    大学生免费帮老人写回忆录,体现出年轻一代的责任与担当,他们正在以自己的方式诠释敬老爱老助老美德。字里行间不但是记忆的延续,更是爱心的传递。代写免费,但意义无价。

    现如今,代写生意兴起,社交媒体上不乏“写一本净赚2万”“老年人代写万元起步”等内容。代写回忆录业务还处于起步阶段,需加强监管规范和正向引导。应尽可能地在保证服务质量的前提下降低成本,让更多的老年人能够为晚年生活留下美好纪念。当然,也鼓励大学生及爱心人士无私奉献,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希望代老年人写回忆录这件事,能少一些私利,多一些公益,少一些速度,多一些温度,让经历变成故事,让故事更有内涵,让内涵影响恒远。

    来源:正观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