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31日 星期四

独行有道

2024年10月31日 星期四 贵州教育报数字报 字号[ 放大+ 缩小- 默认 ]

    ■ 步欣芮

    “过去都是假的,以往的一切春天都无法复原,唯有孤独永恒。”面对永恒的独,有人藐视它的离群和孤芳,亦有人欣赏它的淡泊和禅意,而无论“独”完美与否,我们总要寻独行之道,塑独行之心,成为“独”而不“孤”之人。

    独行者,或得人生之喜,于人生海海中觅得本心。

    人们常将“独”与“孤”挂钩,但善于独行者并不会被“孤”所困。刘伶于魏晋乱流中孑然独行,没有随众多士人自危自乱,而是以藐视一切的气概将人间万象贬为江汉浪涛中无足轻重的浮萍,活出了不“孤”自我;辜鸿铭于新文化运动浪潮中毅然独行,选择在偏激反孔中守护传统文化,一句“我的辫子是有形的,而你们的辫子是无形的”,彰显了不“孤”内核;塞罕坝的守护者在浮躁的当代文化中选择独行,告别繁华回归林间,创下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丰饶的土壤陪伴着他们不“孤”的精神。可见,“孤”是自动化对群居者的诅咒,“独”才是“孤”的出口。善于独行,方能以本心为趋,臻至“独”而不“孤”的完满之境。

    独行者,或承人生之悲,于寂寞空洞中承其代价。

    不可否认,独行时也需面对必要考验。若要享“花间一壶酒”的自在,就必须耐得住“独酌无相亲”的落寞;若要守“独清独醒”的高风亮节,就必须承得了“举世混浊,众人皆醉”的众流;若想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的清洌,就必须挺得下“肝腑皆冰雪”的冷寂。如若面对这些寂寞的挑战时能寻其道义,见招拆招,自然能从“独”中品出自在而自乐;反之,如若未能掌握独行章法,在它的考验下自乱阵脚,节节败退,自然只能吞下悲的苦果。综上所述,承下了“独”的代价,独之灵魂可在自我世界里无拘无束的遨游;而未能承其重者,孤之空壳只能在喧嚣社会里填补空虚。

    独行有道,于寻章觅法间跬步千里。面对“独”,惧其代价而畏缩不前,龟缩进喧嚣尘世的,是孱头;无论章法,只凭一腔鲁莽一意孤行的,是昏蛋;一点小考验脆弱的心境就能被击溃的,更是废物。掌握独行之道者全然不是这样,他们知悉可能的代价,却愿欣然独行,以勇气行出“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气势;他们洞察独行路上的暗流,以谨重“慎终如始,则无败事”;他们不惧“独”设下的考验,以智慧的巧思、丰盈的内心、不孤的灵魂通过考验,“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以勇气、谨重、智慧为趋,自能踏出一条“独”的康庄大道,终达天地之远。

    独处,于喧嚣的当下,绝对是冷静思考的契机,亦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被现代人所需要的时代“清流”。但,独处有道,用“有道之独处”洗涤过的思想凝聚起来,定能渡己心,塑己形,亦能融合成耀眼的时代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