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岭综合性高中“普职融通”搭建人才培养“立交桥”
让每个孩子都找到自己的赛道
![]() |
![]() |
图书馆一角。 |
![]() |
美容美发专业学生上课。 |
![]() |
汽修专业学生上课。 |
本报记者 熊江睿 郑青 龙海若
“这所学校是贵州省第一所‘普职融通’特色示范性普通高中!”
“‘普职融通’比我们广东还早9年! 这种普通高中与职业教育的融合改革模式我们那边今年才开始。”
“有位学生,中考没考上高中,在我们学校通过就读‘普职融通’班考入高中部学习,今年高考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好的大学!”
“普职融通,让每个孩子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赛道!”
在安顺市关岭自治县有一所社会认可、家长满意、学生喜欢、教师自豪的综合性学校,成为普通高中与职业教育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先行者和探路人。
这所充满活力、富有朝气的学校叫关岭自治县综合性高级中学。
学生人数10年增长80倍
“我从2015年到学校上班,现在有近十年光阴了。这十年,也是我们学校改革发展、焕发生机的十年。”谈及关岭自治县综合性高级中学的发展变化,该校副校长汤成文深有感触,“当时,我们学校叫关岭自治县民族技术中学,学校不仅基础设施和办学条件差,还面临中职招生困难、学校发展不知道何去何从等生存发展问题。”
“记得学生最少的一年只有53人,不仅外界认为我们学校快要办不下去了,我们老师也觉得办不下去了,所以好多老师都走了,最后剩下了10多位教职工维持学校的基本运转。”汤成文回忆起当时学校所处的困境,现在仍是感慨不已。
改革是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危机就是转机,转机就是敢为人先的中职教育改革。”汤成文话锋一转,“就在这关键之年,我们学校在省教育厅的支持帮助和我们县的全力推动下,实施现代职业教育扩容提质,在原职业高中的基础上成立一所全省唯一的‘综合性高级中学’,着力打造的重点普职融通公办学校。”
什么是“综合性高级中学”?汤成文解释,综合高中是把高中教育和职业教育进行资源整合,促进相互发展,为学生搭建多元成才路径的创新型办学模式的学校。
“按照‘综合性高级中学’办学思路,我们县投入3.35亿元、划地120余亩新建我们学校,旨在把我们学校打造成为一所现代的、园林的、具有民族风格的大型寄宿制学校。”汤成文告诉记者,当前学校设施齐全、设备先进,办学条件逐渐改善,办学规模逐年扩大,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我们学校既有普通高中,又有职中这一平台,在高中部开设职业教育的实训选修课,让基础文化较差的学生接受职业教育,使他们转变观念,学生在一年级结束时可申请转到职中部,去学习相关的职业技能,避免学生在学习普通高中文化的课程中学不懂、难学,造成学生流失。”谈及读综合性高级中学的好处,汤成文告诉记者,“职中部成绩好的学生,可以通过考试进入高中部学习,参加普通高中的高考。”
“综合性高级中学成立以来,学校专业从3个增加到10个,学生人数从63人增加到4282人,教职工人数也增加到240人。”汤成文说,关岭自治县综合性高级中学历经10年多努力发展,已成为一所社会认可、家长满意、学生喜欢、教师自豪的综合性学校。
关岭自治县综合性高级中学先后获得国家级“1+X”证书制度试点学校、全国校园冰雪运动特色校、贵州省“普职融通”特色示范性普通高中学校、贵州省中职强基工程学校、贵州省第四批“双百工程”民族特色示范校、贵州省普通高中“特色学校”建设支持计划项目学校、贵州省中学 (中职) 共青团建设示范校和贵州省首批36个重点联系模拟政协学生社团示范创建单位等荣誉。近年来,学生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获省级奖项29人次,市级奖项150人次。
办适合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因为粤黔东西部协作组团式教育帮扶,骆仕威今年8月从几百公里外的广东来到关岭自治县挂职支教,担任关岭自治县综合性高级中学党总支副书记、校长。他说“我到学校后,通过这几个月的了解,发现学校有些方面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走在广东的前面。”
“尤其是‘普职融通’职教改革模式,这所学校已经推行了9年,我们广东今年才开始推行,且做得还好。”骆仕威点赞道,“‘普职融通’是一个新的职教改革模式,它打通了普通高中教育和职业教育的两个不同教育体系,让学生能够享受他们喜欢的教育,让他们有更多的成长渠道。”
何为“普职融通”? 关岭自治县综合性高级中学党总支书记李胜江介绍说,“普职融通”是高中阶段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互相渗透、相互融合的一种新的办学模式,培养既有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又具有一定专业技能标准的综合型人才。
“我们按照学分互认、学籍互转、课程互学、资源互享的原则,对新生进行分类注册学籍,并结合学生学业成绩、不同特长和个人需求,开设不同班级,进行分层次的教学,实现普职融通。”李胜江补充道。
如何“普职互通”? 李胜江告诉记者,学生通过在进校第一年第二学期进行第一次分流考试,按照相关规定以20%的择优录取原则,20%的学生直接进入高中部学习,通过参加高考进行升学,剩下的80%同学进入本校职中部相关专业学习,毕业后直接就业。
“目前,我们学校设立了普通高中班、‘3+3’贯通班、普职融通班、中职各专业班等办学层次,如果学生适合普通高中班可选择读普通高中班,如果学生适合读‘3+3’贯通班可选择读‘3+3’贯通班,如果学生想读中职各专业班也可选择……”李胜江表示,通过“一次入学、多次选择”“学历提升”和“分类招生考试”等办法,为学生畅通了学习发展道路和提供了多元化的选择,为普通高中教育和职业教育架起了互联互通的“立交桥”。
为乡村振兴输送专业人才
关岭自治县综合性高级中学2024届毕业生杨清月坦言,做梦都想不到自己还能走进大学的校门。
“是这所学校改变了我,让我走向了更好的人生。”杨清月说,2021年,中考成绩只有区区200多分的他,“抱着试一试”的心态选择关岭自治县综合性高级中学就读普职融通班,学习计算机专业。
在老师的教导和自身的努力学习下,杨清月进校一年便考进了普通高中理科班,今年又以全校第一名508分的成绩考上了河南科技大学,实现了人生的逆袭和蜕变。
“我觉得综合性高中的普职融通班非常好,对于那些像我一样中考没有考好的同学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平台,给了我们再次进入普通高中学习的机会。”杨清月感激道,“我真的很感谢母校,它为每个学生提供了不同升学的通道,让我们都有出彩的赛道。”
与杨清月不同的是,在关岭自治县综合性高级中学就读的高二 (9) 班李红秀告诉记者,她今年通过普职融通班考进普通高中班学习,但学习两周后,发现不适应,便选择回到中职班学习计算机专业。
“通过这两次选择,我发现中职班的计算机专业更适合我。”李红秀说,“我们的学校很人性化,这样的教育模式也适合我们学生成长。”
叶青叠是关岭自治县综合性高级中学普通高中高二 (1) 班的一员,她通过在高中班一年的学习后,发现自己更喜欢中职班的美容美发专业,因此在高一学年结束后,她便选择转到中职班进行专业学习。
“美容美发专业不仅符合我的兴趣爱好,而且就业前景好,能让我在自己喜欢的领域中发挥才能,还能让我在未来的职业道路上拥有更多的选择和机会,这是我放弃读高中来读中职的原因。”叶青叠表示,她将学好美容美发的相关技能,她相信“只要够专业,行行都能出状元。”
“普高转中职,中职转普高。”关岭自治县综合性高级中学办公室负责人余彦侠说,他们学校以“普高办精,中职做强”为目标,积极创新教学方式,探索教学改革,将普通高中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融合发展,初步形成了独特的办学模式,为乡村振兴输送了不少职业技能型人才。
“普职融通”是关岭自治县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一个缩影。近几年以来,关岭自治县综合性高级中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因材施教,按照“人人能成才、人人能出彩”的办学理念遵循教育规律、人才成长规律,培养学生成为创新型人才。近三年来,综合性高中普高、中职学生2500余人考进大学本科、专科院校深造,学生就业率92%以上,用人单位满意度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