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30日 星期三

推广贵州经验启动“五好”建设

全国中小学校关工委建设现场推进会在遵义市召开

2024年10月30日 星期三 贵州教育报数字报 字号[ 放大+ 缩小- 默认 ]

会议现场。

    本报记者 侯帮虎 杨凯

    10月29日,全国中小学校关工委建设现场推进会在“转折之城”贵州遵义胜利召开。教育部关工委和各省 (区、市) 教育关工委相关人员齐聚,总结交流关工委建设工作的新经验、好做法,共谋未来发展新举措、新思路。

    本次会议由教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办,贵州省教育厅、遵义市人民政府承办。旨在通过共同探讨交流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先进经验和做法,进一步提升关工委工作质量和水平。

    教育部关工委主任李卫红出席并讲话。李卫红指出,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是教育系统关工委当前的重要政治任务。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要对标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始终把好关工委工作方向;要在助力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助力青少年全面发展、助力家校社协同育人上多下功夫、多出成效。希望各地持续深入落实中办、国办46号文件和教育部党组34号文件精神,以全国教育系统基层“五好”关工委建设行动为抓手,大力推动基层关工委建设;总结中小学校关工委建设做法成效,学习、推广贵州经验,推动中小学校关工委工作高质量发展。李卫红强调,各地要建好组织队伍,选齐配强领导班子、壮大“五老”队伍;完善工作机制,制定切实可行的推进方案;打造特色品牌,强化理想信念教育,深耕家庭教育,创新劳动、健康与科学教育,打造特色活动和精品项目。

    会议由教育部关工委常务副主任杨贵仁主持。

    “贵州教育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各级教育关工委和广大‘五老’的积极参与。”贵州省委教育工委正厅长级副书记、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宋广强介绍,近年来,贵州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从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技能学历等七个方面推动提升教育水平。省教育系统关工委通过抓好“四个强化”,有效推动制度优势转化为育人优势,关工委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强化顶层设计,工作更加有序有效;强化组织建设,关心更加有质有量;强化立德树人,活动更加有声有色;强化基层服务,举措更加有实有力。

    遵义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吴起在致辞中对与会的领导、嘉宾表示欢迎,他介绍,遵义市近年来充分发挥“五老”在关爱保护青少年方面的优势,建立健全关工委工作体制机制。该市教育系统关工委实现应建尽建,形成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工作格局。“我们将以此次会议召开为契机,一如既往地把关心下一代工作摆在重要位置,主动作为,积极配合,搭建好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平台。”

    随后,遵义市习水县教育体育局、黔西南州教育系统关工委、黔西南州贞丰县必克小学、遵义市播州区芶江镇关工委等6名关工委代表作交流发言。听取交流发言后,李卫红表示,贵州省教育系统关工委工作基础扎实、措施得力、特点鲜明、成效显著,特别是中小学校关工委“独建、联建、共建”模式,符合中小学校实际经验,值得大力推广。

    会议就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推进基层特别是中小学校关工委建设进行了交流研讨。会议印发了 《全国教育系统基层“五好”关工委建设行动方案》,教育部关工委决定从2025年开始组织开展此项行动。

    教育部关工委有关班子成员,各省级、计划单列市教育系统关工委负责同志约50人出席了会议。贵州省教育厅关工委主任赵廷昌出席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