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国内多所知名高校“优质生源地”
都匀一中:百年学府不拘一格育人才
![]() |
本报讯(记者 郝梦 潘国虎) 都匀一中被国内众多知名高校选为“优质生源基地”,如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这为学生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平台。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也将都匀评定为民航飞行员生源基地。近日,记者走进这所百所名校,探寻这些成绩背后的原因。
踏入黔南州都匀第一中学校园,左右两侧是“南皋书院”和“鹤楼书院”。拾级而上,是立志广场。广场上方,学校的校训石碑巍然矗立。
都匀一中的前身是成立于1905年 (清光绪三十一年) 的都匀府官立中学堂。经多次变更,1958年,学校改为现名“都匀一中”。2002年,学校通过了“贵州省首批省级示范性高中 (二类)”评估,与省内7所优秀中学首批进入省级示范性高中行列。2020年,都匀一中通过省级一类示范性普通高中评估,成为首批按新标准进行评估获得一类示范性普通高中的3所学校之一,也是目前黔南州唯一的一所省级一类示范性普通高中。如今,学校拥有88个教学班,教职工375人,在校学生达4886人,规模和质量进一步提升。
2017年12月31日,学校迎来了发展的又一个里程碑——搬迁至匀东新城。标志着都匀一中在州委州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正式迈入“提质提速”的新征程。
都匀一中不仅在学术上成果显著,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每年举办形式丰富、内容多样的校园艺术节。与此同时,学校注重体育教学,推行“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的教育模式,确保每位学生至少掌握1-2项体育运动技能。
近年来,学校在全省范围内的足球、羽毛球、游泳等赛事中表现优异,取得了10个冠军、12个亚军的佳绩,39名学生被评为“国家一级运动员”,51名学生被评为“国家二级运动员”。学校还建设了农业科技园,引导学生亲身体验劳动过程,培养实践能力。
另外,都匀一中学生在各类学科竞赛中屡获殊荣,长期保持全州第一的成绩。在全国高中数学联赛、全国奥林匹克物理、化学、生物竞赛等赛事中,学校的参赛成绩十分突出。自1990年以来,共有244人获得省级一等奖,27人代表贵州参加全国决赛。2021年,学校学生参加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等学科竞赛,9人获省级一等奖,4人获全国三等奖。2022年,有3人次进入全国决赛,并获全国三等奖,省级一等奖9人次,其中信息技术取得重大突破,首次有1人获省级一等奖。
都匀一中先后获得“全国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集体”等国家级荣誉称号。学校还被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授予“全国1000所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实验基地校”称号,并与华东师范大学合作成为“教育筑梦计划实验校”,显示了其在国内外教育领域的广泛影响力。
“学校高度重视年轻教师的培养,通过系统化、专业化的‘1369’教师成长体系,助力他们快速成长,不断增强教学能力和职业素养。”金大城表示。该体系为教师发展设定了清晰的路径:入职1年站稳讲台,3年内成长为骨干教师,6年成为州级骨干教师,9年打造成特色教师,逐步实现专业水平的飞跃与提升。
为了加速年轻教师的成长,学校还要求他们与学生同步参加月考,并同步批改他们的试卷。这一举措不仅帮助教师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难点,还使他们能够更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策略,提升课堂的实效性。
通过这一套培养措施,不仅为年轻教师提供了广阔的成长平台,也为学校整体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
无论是学术研究、艺术创作,还是体育锻炼,这些优越的设施都为学生提供了广泛的实践平台。正是这完善的硬件条件,推动了学生在各领域的全面发展,为他们未来的成长与成才打下了牢固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