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7日 星期四
贵州教育报数字报 -> 2024年10月17日 星期四 头版 -> 第A05版:名师课 -> 三大核心策略 打造“我的中华魂”征文杰作

三大核心策略 打造“我的中华魂”征文杰作

——资深语文教师解析创作奥秘

2024年10月17日 星期四 贵州教育报数字报 字号[ 放大+ 缩小- 默认 ]

    本报记者 徐颖 何雨家

    近日,由贵州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联合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主办、贵州教育报承办的“小记者献礼75周年—我的中华魂”省级有奖主题征文比赛,面向全省中小学生展开,受到了广泛关注,学生们踊跃参与。本报记者对观山湖中学至善小学部语文教师魏悦进行了采访,邀请她为参赛的学生们提供了宝贵的指导和建议。

    “这不仅是一次文学创作的盛会,更是一次深入人心的文化寻根之旅。”资深语文教师魏悦对本次征文比赛给予了高度评价。本次比赛深具爱国主义教育意义,是一次文化传承的生动实践。这场创作的过程,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写作技能,更是激发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尤为动人之处在于,比赛通过回顾那些激动人心的革命历史和英雄壮举,成为了传承红色基因的桥梁,引领年轻一代深刻领悟并继承革命先辈的宝贵传统与精神财富。

    “这样一场全方位影响学生的文化活动,其深远意义不言自明,理应得到更广泛的推广与深入发展。”

    如何充分展现写作才华以最佳状态参与比赛,魏悦针对本次征文比赛的三个核心环节——审题、技巧提升和文章精炼,为参赛者们提供了详尽的指导。这些建议无疑将极大地提升学生们在比赛中的表现:

    审题:精确把握征文主题内涵

    在审题阶段,采取由宏观到微观的思路,有助于深刻理解主题,写出引发共鸣的文章。

    本次征文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为主线,分为四个子主题:我们这一代、向英雄致敬、我和我的祖国、祖国山河好风光。以下是各主题的审题指导:

    “我们这一代”:从社会历史的宏观视角出发,思考我们这一代的角色与贡献,再具体到个人经历,展现时代特质和个人价值;

    “向英雄致敬”:分析英雄精神的社会价值,通过讲述身边英雄的故事,展现平凡中的伟大;

    “我和我的祖国”:从祖国的发展历程切入,转向个人情感体验,表达对祖国的深厚情感和祝福;

    “祖国山河好风光”:从对祖国山河的宏观赞美,细化到个人对特定景点的体验,展现自然之美与个人情感的融合。

    魏悦表示,通过这种审题方法,学生能够创作出内容丰富、情感真挚的文章,有效触动读者情感。

    技巧:提升文章魅力的写作秘籍

    构建框架:利用思维导图或提纲搭建文章结构,明确详略,使文章逻辑清晰、层次分明。

    增强表现力:魏悦建议学生运用丰富的修辞手法和形象的语言,尤其是记叙文,能有效传达个人体验和情感。

    开篇吸引:文章起始应简洁有力,直击主题,迅速吸引读者注意。正文则通过细腻的细节描写,展现真实感受。

    基于真实:写作应根植于个人经历,避免虚构,叙事的完整性和表达上的丰富性是文章的血肉。

    修辞手法:鼓励使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增强文章表现力和感染力。

    细节描写:精确的细节刻画是展现观点的关键,它能赋予文章生命,让读者产生共鸣。

    提升:助力学生写作更上一层楼

    在文章创作的提升阶段,魏悦提供了精辟的指导。她建议,学生在完成初稿后,不要急于修改,而应将稿件放置一两天,实现从作者到读者的视角转变。这样的间隔有助于学生以更客观的视角评价自己的作品。

    客观审视:时间的沉淀和视角的转变使学生能够更有效地评估文章的共情力,检查表达是否清晰、内容是否连贯,以及段落间的衔接是否自然。

    多次打磨:好文章是反复修改的结果。不厌其烦地审视文章的结构、用词和观点,确保逻辑严密、表达完整,每一次修改都是向完美迈进的过程。

    获取反馈:当学生对文章感到满意时,可以将文章朗读给他人听。这样做不仅能够让学生以读者的视角再次审视作品,还能收集到宝贵的反馈,为文章的进一步改进提供指导。

    最后,魏悦鼓励每一位参赛者:勇于表达真我,将这次征文比赛视为一次个人成长的宝贵旅程。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磨砺自我,提升自我,让“我的中华魂”不仅仅停留于纸面,而是成为我们内心深处不断涌动的力量,引领未来的学习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