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20日 星期五

品世间百态,悟人生智慧

——读《西游记》有感

2024年09月20日 星期五 贵州教育报数字报 字号[ 放大+ 缩小- 默认 ]

    本报记者 郝梦 整理

    一部 《西游记》,洋洋洒洒百万余言,在那奇幻绚丽的神话世界中,为我们铺展开一幅气势恢宏、绚烂多姿的取经画卷。细品此经典,心中不禁感慨万千,仿佛随那东土众僧历经千山万水,品尽世间百态,犹如经历了一场瑰丽而壮阔的梦境。

    取经路上,妖魔鬼怪横行,刀山火海阻隔,却难掩师徒四人那坚定的背影与不息的脚步。三打白骨精的机智勇敢,大战红孩儿的惊心动魄,女儿国遇险的曲折离奇,真假美猴王的扑朔迷离,三借芭蕉扇的巧谋妙计……一个个扣人心弦的故事,如珍珠般串联成一条华美的长链,让人不禁为之沉醉,一气读罢,余韵悠长。

    在《真假美猴王》 中,我们随着作者的笔触,感受到了孙悟空内心的起伏跌宕。当唐僧将他撵走时,他心中充满了愤怒与委屈。担心小猴们的嘲笑,他不得不前往观音处,内心满是无奈。后来又听闻六耳猕猴趁机化作他的模样,打伤了唐僧,抢走行李关文,悟空虽心急如焚,却也无可奈何。验真身时更是难辨真假:他们同至观音处,无果而返;到玉帝那,照妖镜也毫无作用;返回人间,唐僧也难辨分晓;前往森罗殿,地藏王怕惹是非,不敢妄言。直到雷音寺如来佛祖方才揭穿伪悟空的真面目。这一路的酸楚与无奈,仿佛在字里行间流淌,我们这些局外人也不禁随着故事的进展而焦灼难安。

    在《三打白骨精》 中,唐僧遣悟空前去化斋。此时,山中白骨精窥伺唐僧肉,妄想借此长生不老。她先化作美貌女子,再幻为慈祥老妇,三变成苍老翁者,层层迷惑唐僧,皆被孙悟空慧眼识破。悟空看穿其伪装,毫不犹豫,三次挥棒将妖怪击毙。然而,唐僧不明真相,误以为悟空滥杀无辜,怒火中烧,终将其逐出师门。悟空含冤离去,令人不禁为之叹息……

    尽管我很用心地展现 《西游记》中的经典片段,但也不能将鲜明的人物形象展现得淋漓尽致。唐僧,一个慈悲善良、信念坚定的僧人,他肩负着普度众生的宏愿,虽身处险境,仍坚守佛法。他的善良不仅体现在不忍杀生,更在于对妖魔的教化之心,即便面对一次次的危险,也从未动摇初心。然而,他的迂腐与软弱也常令人焦急,因信任妖怪的伪装,数次将悟空误解逐走。正是这种矛盾的性格,展现了他作为凡人僧侣的真实,既有可贵的坚韧与慈悲,又有凡人的犹疑与脆弱。

    孙悟空的形象丰富多元,既有桀骜不驯、敢于挑战权威的一面,也有善良、可靠、重情重义的内在。他虽看似暴躁鲁莽,实则智慧过人,临危不乱,常以巧妙计策化解危机。他的反叛精神体现了对自由和平等的追求,而他在取经路上的坚持与担当,又展现了他内心的善良与责任感。

    猪八戒虽以贪吃懒惰、好色贪财而闻名,但他也有着质朴、善良的一面。他的憨厚与幽默为取经路上的艰辛增添了许多趣味,缓解了紧张的氛围。尽管他常常犯错、惹麻烦,但在关键时刻也不乏勇气,能挺身而出,展现出他内心深处的责任感和忠诚。

    沙僧性格沉稳低调,始终以忠诚和耐心默默守护着师徒。他不争功、不邀宠,总是默默承担起繁重的后勤工作,展现了任劳任怨的精神。他的平和与稳重,为取经团队提供了安定的力量。

    除了精彩的人物形象,《西游记》中还有许多深刻的寓意。它通过取经的故事,告诉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但只要我们有坚定的信念,不畏艰难,勇往直前,就一定能够战胜困难,实现自己的目标。

    一二年级的小朋友可以通过广播剧了解 《西游记》 的故事,师徒四人在取经过程中,不断克服困难、战胜自我,体现了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小朋友在听故事的过程中会学习唐僧的坚定、孙悟空的勇敢。三四年级的同学可以读一读 《西游记》 的故事,作者吴承恩以其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出了花果山、天宫、地府、龙宫等奇妙的场景,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梦幻色彩的童话王国。在这个世界里,读者可以尽情地展开想象的翅膀,体验一场前所未有的冒险之旅。到了五六年级,就可以读一读 《西游记》 的原文了。《西游记》 的文学价值不可估量。它的语言生动幽默、富有表现力,充满了民间文学的特色。作者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夸张、对比等修辞手法,使故事更加生动有趣。小说的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结构严谨、层次分明。无论是对人物的刻画、场景 的 描写,还是对故事的叙述,都展现了作者高超的文学功底。同时,小说也反映了人性的善恶,孙悟空的勇敢善良、唐僧的慈悲为怀、猪八戒的贪吃懒惰、沙僧的忠厚老实,这些人物性格的优缺点,让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反思自己。

    在统编版五年级下册的语文教科书中,我们也会正式和 《西游记》 相遇,从 《猴王出世》 开始再次进入西游的世界,感受作者想象的神奇,感叹人性的美丑,感悟生活的哲理。

    在《西游记》 中,从悟空出世,到修成正果,呈现了悟空成长的完整过程,孩子的成长正好与之吻合。悟空从最初的叛逆,受到惩罚,认识到规矩,再到取经路上与同伴的相处等等,都是孩子成长中的重要话题。

    一部 《西游记》,一部充满智慧和勇气的传奇,它让我们在阅读中领略到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博大精深。它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一部人生的教科书,教会我们勇敢面对困难,坚定信念,追求真理。让我们去到 《西游记》 的世界里,汲取智慧和力量,勇敢地踏上自己的人生取经之路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读书心得

    坚定信念定能克服困难

    《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自问世以来,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无数读者,我便是其中之一。读完这部作品,我深感震撼,不仅仅是因为它丰富的想象力和曲折的故事情节,更是因为它所蕴含的深厚的精神内涵。

    《西游记》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前往西天取经的故事。这个故事的核心,我认为,是关于坚持与信念的力量。唐僧,作为一个虔诚的佛教徒,他的目标明确,即取得真经,普度众生。他面对的困难重重,不仅有自然的险阻,更有妖魔鬼怪的阻挠,然而,他从未动摇过自己的信念,始终坚持前行。

    孙悟空,作为唐僧的大弟子,他不仅拥有无比的智慧和强大的力量,更重要的是,他有一颗坚韧不屈的心。他对师傅的忠诚,对理想的执着,使他在面对无数的困难和挑战时,始终不屈不挠,勇往直前。他的形象,充分展示了坚持与信念的力量。

    猪八戒和沙僧,虽然在某些方面不如孙悟空,但他们同样有着自己的坚持和信念。猪八戒虽然有时贪玩懒惰,但在关键时刻,他总能挺身而出,展现他的勇敢和坚韧。沙僧则以他的勤劳和忠诚,为整个团队提供了坚实的支持。

    这部作品给我的启示是,无论我们面临什么样的困难和挑战,只要我们有坚定的信念,有坚持不懈的精神,就一定能够克服困难,实现自己的目标。这一点,对于我个人的生活和学习,都有着极大的启示和帮助。

    在我的学习过程中,我常常会遇到困难和挫折,有时甚至会感到力不从心,想要放弃。然而,每当我想起《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的坚持和信念,我就会重新振作起来,继续前行。我相信,只要我坚持下去,就一定能够克服所有的困难,实现自己的目标。

    总的来说,《西游记》是一部充满智慧和启示的作品,它教会了我坚持与信念的力量,让我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有了更多的勇气和信心。我相信,这部作品将会继续影响和激励我,使我在未来的生活和学习中,能够取得更大的进步和成就。

    贵阳市第二实验小学六(14)中队 陈悠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识破伪装,明辨是非

    《西游记》是明代作家吴承恩创作的一部章回体小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情节曲折离奇、充满想象力,是我国神魔小说的巅峰之作。与《红楼梦》《水浒传》和《三国演义》并称为四大名著。

    《西游记》主要讲述了唐僧、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和尚师徒四人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在西天取得真经的故事。其中,我最喜欢的故事是“三打白骨精”。这个故事讲述了白骨精为了吃唐僧肉,多次变换形态迷惑师徒四人,但每次都被孙悟空的火眼金睛识破,并一棒打死。而唐僧却误认为孙悟空“滥杀无辜”,愤而将他赶走。

    在这个故事中,作者生动地刻画了几位鲜明的人物形象:法力高强、洞察一切、杀伐果断的孙悟空;是非不分、被表象迷惑的唐僧;贪吃懒惰、稀里糊涂的猪八戒;以及忠厚老实的沙和尚。读完这个故事,我明白了一个重要的道理:许多事物看似美好,实则充满迷惑性,就像白骨精以各种形态迷惑唐僧,若不是孙悟空的火眼金睛,他早已落入陷阱,命丧于妖怪之手。

    这让我想起6·26国际禁毒日,我参加的禁毒宣传活动中了解到许多新型毒品也充满迷惑性,它们常以熟悉的形式出现,如贴画、奶茶、零食等。如果我们不提高警惕,辨别是非,很容易被其伪装迷惑,甚至因此陷入危险。

    为了避免被这些迷惑性的事物所欺骗,我们必须培养明辨是非的能力,用智慧看透它们表面的光鲜亮丽,揭开其伪装下隐藏的丑陋与黑暗。就像孙悟空一样,能够识破白骨精的诡计,避免伤害。

    合上书本,我仍然回味无穷。这本书不仅有丰富的情节和鲜明的人物形象,还带给我们深刻的道理,这就是经典名著的魅力所在!

    贵阳市第二实验小学六(2)中队 韩馨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在这个暑假里,我重新认真阅读了一下《西游记》,感觉自己随着吴承恩老先生那支神奇的笔踏上了一段非凡的旅程。这本书,如同一扇通往古老智慧与无尽想象的大门,让我在字里行间,仿佛也跟随师徒四人游历了九九八十一难。

    《西游记》中,最令我动容的莫过于唐僧师徒四人那份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勇气与坚持。唐僧,一个普通的僧人,为了取得真经,毅然踏上西行之路,面对重重困难与挑战,从未有过退缩之念。孙悟空,那个拥有七十二变、火眼金睛的齐天大圣,一路降妖除魔,保护师傅和师弟们的安全。猪八戒和沙僧,虽然各有缺点,但他们对师傅的忠诚、对取经事业的执着,同样令人敬佩。他们用行动诠释了“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的真谛,让我深刻体会到,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只要勇敢面对,坚持不懈,终将能够克服。

    《西游记》中的每一个故事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首先,在“真假美猴王”的故事中,六耳猕猴变成孙悟空的模样,妄图取代他去西天取经,这让我明白了,生活中遇到各种各样的诱惑和干扰,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能被虚假的表象所迷惑。其次,如火焰山的炙烤:火焰山是师徒四人西行路上的一座巨大火山,常年燃烧着熊熊烈火,普通生灵难以靠近。为了通过这片火海,孙悟空不得不三借芭蕉扇,与铁扇公主和牛魔王斗智斗勇,最终熄灭了火焰,这一难关不仅考验了他们的智慧和勇气,也展现了他们面对自然力量时的不屈不挠。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明白了在成长的道路上,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但只要我们像唐僧师徒四人一样,坚定信念,勇往直前,团结协作,就一定能够克服困难,取得成功。

    贵阳市第二实验小学六(4)中队 朱青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推荐书籍:《西游记》

    简介:

    《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最早的《西游记》版本是明代万历二十年金陵世德堂《新刻出像官板大字西游记》,未署作者姓名。鲁迅、董作宾等人根据《淮安府志》“吴承恩《西游记》”的记载予以最终论定“吴承恩原著”。

    该小说主要讲述了孙悟空出世,跟随菩提祖师学艺及大闹天宫后,遇见了唐僧、猪八戒、沙僧和白龙马,西行取经,一路上历经艰险,降妖除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五圣成真的故事。该小说以“玄奘取经”这一历史事件为蓝本,经作者的艺术加工,深刻地描绘出明朝时期的社会生活状况。

    《西游记》是中国神魔小说的经典之作,达到了古代长篇浪漫主义小说的巅峰,与《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并称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西游记》自问世以来在民间广为流传,各式各样的版本层出不穷。明代刊本有六种,清代刊本、抄本也有七种,典籍所记已佚版本十三种。鸦片战争以后,大量中国古典文学作品被译为西文,《西游记》渐渐传入欧美,被译为英、法、德、意、西、手语、世(世界语)、斯(斯瓦希里语)、俄、捷、罗、波、日、朝、越等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