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那些名字是谁取的?
省气象台专家详解命名规则
![]() |
![]() |
![]() |
![]() |
![]() |
本报记者 郝梦
据中央气象台消息,今年第11号台风“摩羯”于9月6日16时20分前后在海南省文昌市沿海登陆,并于6日22时20分前后在广东省徐闻县角尾乡再次登陆,两次登陆时的强度都达到了超强台风级。9月18日,今年第13号台风“贝碧嘉”减弱后的热带低压已于当天凌晨由安徽省界首市移入河南省周口市,预计“贝碧嘉”将以每小时5-10公里的速度向偏西方向缓慢移动,强度继续减弱。
华东师范大学附属贵阳学校杜翊暄同学看到以上消息后,向《贵州教育报》提出了一个有趣的问题:“我经常在新闻里听到各种台风名字,比如‘天鸽’‘山竹’‘核桃’等,这些名字到底是谁取的呢?”
为了回答杜翊暄同学的提问,我们特别邀请了贵州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高级工程师吴古会来为大家讲解台风命名的奥秘。希望通过吴古会的讲解,大家能够更深入了解台风命名背后的故事和规则。
记者:“摩羯”“天鸽”“山竹”“核桃”,很多同学对各类台风的名字由来充满了好奇,请问台风名字是如何产生的呢?
吴古会:台风的名字并不是随意产生的,而是经过一个系统化的流程。这个过程由世界气象组织 (WMO) 下属的台风委员会负责,成员国和地区包括亚洲和西太平洋沿岸的14个国家和地区,如中国、日本、韩国、菲律宾和泰国等。
这些国家或地区为台风贡献名字,每个国家或地区提供10个名字,形成一个共计140个名字的名单。这些名字排列在一个固定的顺序表格中,每当一个台风形成时,它就会按照顺序被赋予下一个未使用的名字。名字使用完后,名单会重新开始循环。
名字反映了不同国家的文化和特色。例如,泰国贡献的“山竹”不仅是一种热带水果,还反映了泰国的地域风情。中国也为台风命名贡献了有代表性的名字,例如“烟花”。2021年,台风“烟花”袭击了中国东部,名字来源于中国庆祝活动中的烟花,象征着绚烂,但同时也暗示了台风带来的巨大破坏力。
名字的使用不仅仅是为了区分不同的台风,还能够提升公众的注意力,帮助他们快速识别即将到来的天气威胁。
记者:台风的名字反映了不同国家的文化和特色,那么台风的命名有什么规则呢?
吴古会:台风委员会提出,台风的名字须符合以下要求:每个名称不能超过9个字母;容易发音;在各成员所使用的语言中没有不良的含义;不会给各成员带来任何困难;不允许是商业机构的名称;选取的名称应得到台风委员会全体成员的认可 (一票否决)。
在台风委员会各成员上报备选名字且被全体成员通过后,才能成为官方认证的台风名字。至于台风的中文译名,需经过中国气象局、澳门地球物理气象局、香港天文台和台湾地区气象部门协商来确定。
2017年,中央气象台在新浪微博发起“我给台风起名字”活动,精选出“牡丹”“风铃”“鸿鹄”“飞廉”“熊猫”“祥云”“天马”“木兰”“皮皮虾”等9个台风候选名字,并由公众参与投票,最终由“木兰”取代之前除名的“海马”成为新台风名。
在这些备选名字中,网友呼声最高的是“皮皮虾”。但考虑到各成员国的发音问题等因素,“皮皮虾”没能得到台风委员会的认定。
记者:“悟空”“烟花”“山竹”,有人物有事物有食物,台风名字有哪些分类呢?
吴古会:台风的名字虽然看似随意,但背后蕴含着特定的文化和自然意义。这些名字通常分为几类,每一类都反映出不同的来源和象征意义。
例如,许多台风名字源自自然现象。像“海燕”和“风神”,都从自然界中汲取灵感。“海燕”是一种海鸟,象征着与台风相伴的强风与暴雨;而“风神”则带有神话色彩,表现出台风的巨大威力。2013年,台风“海燕”席卷菲律宾,成为历史上最强烈的热带气旋之一。
动植物也是台风命名的一大来源,比如“山竹”“杜鹃”“天鹅”等。这类名字常常给人亲切感,易于记忆。2018年,台风“山竹”袭击中国南方,名字源自热带水果“山竹”,虽然名字听起来温和,却带来了极大的破坏力。
此外,有些台风名字来自于人物或神话故事,比如“悟空”。台风“悟空”取自中国四大名著之一 《西游记》 里的主角孙悟空,这样的名字不仅充满趣味,还容易让公众产生联想。虽然“悟空”台风的破坏力不如其他台风,但名字让人印象深刻,特别是在亚洲文化圈。
还有一类台风名字反映了文化符号。例如,日本贡献的“天鸽”,其名字源于天鸽座 (一个星座)。2017年的台风“天鸽”袭击中国澳门时,表现出了极大的破坏力,给当地带来了严重损失。
记者:为什么台风名字会被“退役”?
吴古会:当一个台风名字被“退役”时,往往意味着这个台风曾带来了极大的破坏和人员伤亡。台风委员会采取这种特殊措施,是为了避免在未来再次提到这个名字时引发受灾地区人民的痛苦回忆。例如,2013年肆虐菲律宾的台风“海燕”便是典型的例子。这场灾难夺去了超过6300人的生命,造成了无法估量的损失。因此,台风委员会决定永久退役“海燕”这个名字,以示对受害者的尊重,并防止未来再次提及这一悲剧。
一旦某个名字被退役,该国或地区会贡献一个新的名字来替代。比如,“海燕”被退役后,中国贡献了新的名字“白鹿”,将其纳入未来的台风命名列表。这种做法不仅是对灾难的纪念,也是对未来台风命名系统的不断更新,确保每个名字的使用不会带来负面情绪。
这种命名规则有助于公众在未来听到台风名字时,不再与过去的重大灾害产生直接联系,从而更加专注于预防措施和应对准备。这一系统反映了国际社会在应对自然灾害时的人文关怀与实际操作上的细致考虑。
记者:台风名字有什么作用? 各国在给台风命名时有什么偏好吗?
吴古会:台风命名不仅仅是为了区分不同的台风,它还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在发布台风预警时,简单易记的名字可以帮助公众更快地理解和记住即将来临的台风,从而及时采取预防措施。这在现代应急管理中尤为重要,特别是对于沿海地区,台风的警报至关重要。
一个好的名字不仅能够提高公众的关注度,还能帮助媒体传播更加高效。比如“山竹”“天鸽”这样简单、易记的名字,能让人们在听到警报后迅速做出反应。
中国喜欢以神话命名,如“悟空”“电母”“海神”“风神”等;日本则喜欢以星座命名,如“天兔”“摩羯”“天琴”等;东南亚诸国为台风提供的名字倾向于动植物,如“鹦鹉”“圣帕”(淡水鱼)“灿鸿”(一种树)“达维”(大象);美国、密克罗尼西亚提供的台风名,偏爱选择小语种词汇,如美国提供的名字“百里嘉”源自马绍尔语,意思是沿岸地区受风浪影响;密克罗尼西亚提供的台风名“米娜”源自雅浦语,是女士名,意为“我的眼睛”。
记者:前段时间“摩羯”的威力大家有目共睹,它为何来势如此“凶猛”?
吴古会:这与“摩羯”前进方向的环境条件能为它提供持续的能量来源有关,“摩羯”前进方向海温高,环境垂直切变小,有利于台风暖心结构维持,并且与西南季风紧密结合,为其提供源源不断的能量来源。此外,今年8月台风路径相对偏东,南海上没有台风生成,导致海上积攒的能量非常多,也为“摩羯”的发展加强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记者:秋台风比夏台风更“狠”更严重吗? 为什么呢?
吴古会:9-11月生成的台风称为秋台风,一般8月登陆我国的台风最多,9月登陆我国的台风平均强度最强。秋台风中往往“狠角色”居多,从春分开始,太阳直射点从赤道向北回归线移动,北半球热带海洋热量不断累积,通常8月至9月海温达到最高,海温高有利于台风生成和能量增强,同时,8月底至9月初,冷空气开始活跃,增加了气压梯度,台风中心附近风速加大,使得出现强台风或超强台风的概率增加。此外,此时登陆的台风还会和冷空气共同作用,使得移动路径更加复杂多变,预报难度也更大,所以相比夏台风,秋台风会更“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延伸阅读
9个台风新名发布
“青马”入选,意义源于香港青马大桥
6月6日,据大湾区之声消息: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热带气旋名单今年新增9个名字,其中包括由中国香港提出的“青马”,其意义为香港青马大桥。青马大桥是香港连接机场及市区的地标大桥,线路全长2160米、主桥全长1377米。
本次新增的名字还包括“蜻蜓”“道玑”“坡鹿”“阿穆丘”“古莎莉”“核桃”“沙布尔”及“浮莲”。
新名字于台风委员会第56届会议中通过采用。台风委员会为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和世界气象组织辖下的组织。
来源:九派新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台风来临时
这些安全知识要牢记
台风是世界上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具有突发性强、破坏力大的特点。我国是台风多发地区,几乎每年都会遭受台风的袭扰。那么台风来临时,我们应该如何防范应对呢?
我国台风预警分四种,红色预警最为严重
台风是世界上最强的自然灾害之一,我国台风预警信号分为四种。当有蓝色预警的时候,大风会使街边的树枝和电线剧烈摇晃,撑伞走路很难前行。黄色预警的时候,大风可能会使树枝折断,大家一定要小心高空坠物,不建议大家外出。预警升级到橙色时,狂风足以把街边的树木吹断,大家千万不要大意。最高级别的台风红色预警,平均风力超过12级,它带来的巨浪和风暴潮会严重威胁沿海地区。
收到台风预警需储备物资并加固门窗
收到台风预警后,我们要尽量待在室内,储备一些生活物资。加固门窗也很重要,可以用胶带给窗户贴上米字形,以防止玻璃破碎。台风期间降水量大,城市内涝也经常出现。当积水超过15厘米的时候,就会影响到步行通行。我们要特别远离有旋涡和电力设施的地方。水深达到30厘米的时候,汽车也不建议涉水行驶了。当积水超过50厘米,一般住在一楼的居民家里也会进水,威胁到居民的正常生活。如果被困也不要惊慌,及时拨打119报警电话,等待救援。
来源:央视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解展示
台风命名类别
内容:列举不同类型的台风名字,例如以自然现象命名的台风(如“风神”)、以动植物命名的台风(如“山竹”)、以神话人物命名的台风(如“悟空”)。
解读:通过展示各种类型的台风名字,帮助小朋友们直观感受台风名字的多样性和文化背景。
台风名字退役示意
内容:展示因灾害严重而退役的台风名字,比如“海燕”台风,并解释退役的过程和原因。
解读:这个图解展示台风名字退役的决定背后是为了避免引发负面情绪,并用新名字替换,保持未来的台风命名系统清新有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互动环节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分享,你们是不是对台风的名字有了更多了解呢? 现在我们来一个小小的互动游戏:如果你有机会为下一个台风取名字,你会选择什么名字呢? 为什么? 大家可以开动脑筋,发挥想象力,快来告诉我们,你的创意台风名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