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18日 星期三
贵州教育报数字报 -> 2024年09月18日 星期三 头版 -> 第A04版:国内 -> 家长诧异:娃是不是会“吃”文具

家长诧异:娃是不是会“吃”文具

这些小妙招让孩子不再丢东西

2024年09月18日 星期三 贵州教育报数字报 字号[ 放大+ 缩小- 默认 ]

挂绳子、切橡皮,社交平台上,家长们晒出很多文具防丢办法。

学校失物招领处的水杯。

有老师晒出教室里捡到的文具。

    “儿子一年级,感觉他是懵的,铅笔每周一装六七支在笔袋里,周一齐全,周二缺几支,掉几个笔帽,周三又少几支,写着写着袋里就剩一支笔了……”

    开学两周,有家长感叹,自家娃是不是会“吃”文具,铅笔、橡皮、尺子不知道丢了多少。有家长安慰,这不算什么,毕竟自家娃连书本、作业纸都出现在别的同学书包里。有些班级家长群,一到放学,就进入失物招领和置换物品时间。

    还有家长说,当时读一年级的儿子丢了100多支铅笔,连笔袋也丢了。这一点,老师们也有发言权。

    “别说一年级,二、三年级照样也会丢。”有老师随手拍了一张照片,讲台上一盒文具,里面四五十块橡皮、二三十把尺子,还有一大摞铅笔,“有一部分是上学期留下来的,上学期更多,已经处理掉很多了。”

    诉说,有娃一年级丢70多支铅笔?

    说起丢文具的事,妈妈们总是有一肚子话想说。

    “我儿子一年级丢了70多支铅笔,橡皮起码也有20多块,怎么说都没用。”跟很多妈妈一样,陈女士如今买橡皮,是一盒一盒的批发,24块一盒,一学期起码也要用掉两盒,“关键是只要丢在地上,他就不认为是自己的。”

    让陈女士哭笑不得的是,有一次学校开放日,她去班级参观,失物招领的地方看到了很多“疑似”自家的铅笔和橡皮,“他说不是自己的,没有证据。”

    还有家长说,给女儿的橡皮贴了姓名贴,结果放学回来,橡皮就“全裸”了,别说姓名贴,连外面的包装纸也不见了,“上面用铅笔戳了很多小洞洞,丢了谁还认识谁的? 管它好不好看,我就用圆珠笔在橡皮上面写了她的大名。”

    丢铅笔、橡皮,也不是一、二年级小毛毛头们的“专利”。有家长说,女儿一、二年级的时候,一块橡皮没丢过,都是自己用完的,到了三年级突然开始丢东西了,一个学期丢了8块橡皮,“那段时间感觉自己每周都在买橡皮。”

    有老师说,去年升年级搬教室,整理了一个礼品袋的丢失物品,“低年级的时候更多,一周就能捡到十几支铅笔”;还有老师毛估,自己一个学期起码能在教室捡到上百支铅笔,讲台上的“无主人”文具需要定时清理。

    不仅丢文具,还有娃会丢书、衣服、雨伞、水杯。

    张女士的娃一年级第一天放学回来,书包里语文书就不见了。“这倒好,课都没开始上,书丢了。”没过多久,家长群同学妈妈提醒,儿子的语文书出现在了同学的书包里,“开学这段时间三天两头有妈妈在问,谁谁谁的作业纸在其他同学书包里了。我就奇怪了,写着名字也能丢?”

    在杭州一所小学,专门设置了一个失物招领处。老师说每个月都会通报班主任,让班里的同学认领物品。校服、外套、水杯、雨伞、手拎包、美术箱……品种丰富,光水杯就有20多个。学校一个月发布一次图文信息,然后定期集中处理,似乎主人们也察觉不到。

    当然,有娃丢东西,还有娃会多出文具,随地大小“捡”的习惯,也让爸妈苦恼。

    “带一块橡皮去,带回来N块小橡皮,都是别人不要的丢地上的,他全捡回来了。”吴女士提醒儿子,别人的东西别要,儿子理直气壮,“他说问过别人,他们都不要了。”

    “我家铅笔盒里除了没有自己的那份,一堆别人的,问他就是别人送的。”有妈妈说。

    防丢,老师和家长想出了很多妙招

    老是丢东西,有没有什么好办法?

    采访中,多所学校的老师都提到,建议家长们给孩子的各种物品都贴上姓名贴,这样至少丢了还能找回。

    很多时候文具“跑”到老师讲台上,就是因为长得都挺像的,掉在地上孩子就认不出了,是不是自己的也搞不清楚,最后成了无人认领。

    ■老师建议:

    “低年级的小朋友除了尽量在文具上贴姓名贴,通常也会反复提醒,要及时收拾整理文具,比如铅笔、尺子、橡皮要放进笔袋,丢失率会降低很多。”杭州市长河小学班主任周婷说,在她的班级,她还会和家长、小朋友约定,每天回家数一数铅笔支数,看看今天丢了几支,以提高孩子保管好物品的意识,“还有就是设立了奖惩制度,掉地上被捡到讲台上的文具,如果要赎回去,就要用积分卡来换。”

    积分卡对于小朋友们来说很珍贵,宝贝到除非万不得已,不会轻易使用,“一般都是碰到连线题,发现没尺子不行,才会想着来赎回,不然宁可回家重新买过。”次数多了,孩子们心里也有了一根弦,提醒自己不要丢三落四。

    杭州市闻涛小学傅建丽老师说,对于一年级的小朋友来说,行为习惯的养成很重要。“我们老师一般会一周检查一次,看看小朋友的文具上有没有贴姓名标签。贴上标签后如果掉到地上被值日生捡到,那就要扣文具主人的一颗小星星,用这种方式慢慢提高他们的行为规范意识。”

    在杭州市北塘河小学,新一年级入学前推出了新生训练营,第一天就专门聚焦习惯的培养,规范的养成,从整理书包、笔袋等细节入手,让小朋友们明确知道,尺子、橡皮、铅笔应该放哪里,做到物归原位,减少文具丢失的发生。

    ■家长经验:

    家长冯女士说,她会让娃把短的铅笔带回家,集齐10根就能兑换小玩具,而且明确的是自己用过的铅笔,不能是其他同学的。渐渐地孩子就有了管好铅笔的意识,丢笔的次数明显减少。

    针对橡皮,有妈妈说,自己是把一块大橡皮切成好几块,隔一段时间发一块;还有的特地购买手掌大的橡皮,因为体积大又显眼,用了大半学期都没丢。

    在淘宝上,还有商家推出了橡皮防丢神器,一根绳子,一头连着橡皮,一头系着笔袋,防止丢失。有妈妈真的买来尝试,效果也不错。

    网友评说:

    网友:知足吧! 我儿低年级冬天丢过一条长裤,穿着四角裤,当天放学又是他爸接,接回来都没觉得不对! 我抓狂问怎么回事,儿说跑热脱了,不觉得冷。他爸说,我还以为你故意锻炼他。

    网友:我们一年级丢了100多支,连笔袋也丢了。

    网友:别慌,四年级也这样。

    网友:这有啥。我家初三了,开学第一周,周一丢了英语书;第二周,周一丢了语文作业本。咱能怎么办,除了呵呵。

    网友:女儿一个橡皮用一年,儿子一个橡皮用 一天! 同一个爹妈! 能咋办!

    网友:据说出去春游秋游一次,回来后人家游乐场打包把丢那的校服红领巾给学校寄回来了。

    网友:儿子小学的时候,我橡皮铅笔整盒整盒买,尺子一打一打买。

    网友:开学班会上,班主任让铅笔和橡皮都贴名字,孩子丢了都不认为是自己的,我还纳闷怎么还不如大班的孩子了,现在才知道,这种娃原来如此多!

    网友:铅笔、橡皮、尺子、三角板每次都是批发的。现在五年级了,橡皮得丢了有200+,铅笔已经不计其数了,尺子配套的三角板家里就能找得到四五十个,但配套的直尺都丢光了。

    来源:潮新闻·钱江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