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12日 星期四

《师者如风》为何广为传唱

本报记者专访词曲作者,揭秘歌曲创作背后的故事

2024年09月12日 星期四 贵州教育报数字报 字号[ 放大+ 缩小- 默认 ]

    本报记者 杨凯

    “勤学要知早,堂前学子笑,授业与解惑,一世为师表,几度黉舍弦歌,犹闻余音缭绕,迎来送往,还看今朝……”

    9月9日,在贵阳贵安庆祝第40个教师节大会上,《师者如风》的合唱表演将演播大厅的气氛推向高潮。歌声高亢时如浪潮翻涌,细腻处如春风拂面,恰似教师们在课堂上的教诲,引领学生探寻知识的深邃海洋……

    据了解,在第40个教师节期间,《师者如风》已在贵州多个重要庆祝场合唱响。9月6日,在由中共贵州省委教育工委、贵州省教育厅主办的全省教育系统庆祝第40个教师节文艺演出活动上,《师者如风》以独唱+合唱版形式亮相现场;9月9日,在贵州大学2024年教师节庆祝大会中,《师者如风》以合唱+情景剧版形式成功展演……

    《师者如风》为何如此有吸引力,背后有何故事?本报记者走访了歌曲的词曲作者雨田、石与刚与韩宜芳。

    “师者如风”因“诗”而启

    如果说教育是一棵大树,那么师者就是地下的根,无数的根系紧抓泥土,向阳而生,形成了枝繁叶茂、嘉木葱郁的生命之林。《师者如风》就是以教育为背景,着眼于教育的核心主体“教师”为主要脉络进行创作的艺术歌曲。

    作为词作者,雨田和石与刚虽然一开始就明确了以“教师”为核心,但怎样用词表达才能把“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教育本质内核根植其中,成了两位词作能手遇到的难点。

    雨田和石与刚希望能用一个字来形容教师行业的魂,为了这个字,他们翻阅无数经典书籍,整天游走在诗词海洋中,最后在一首古诗词中找到了这个字——风。

    在查阅经典的过程中,石与刚发现,唐代诗人贺知章耳熟能详的 《咏柳》 一诗中,能为根本立意: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诗里的“风”,让两位词作者找到了写作的聚焦点。聚焦主题关键词“教师”,诗中将师者喻为巧弄春风的匠人,将他们匠心之下剪裁出的花红柳绿、枝繁叶茂喻为莘莘学子。以此书写师者与学子之间的教与育,学与长,其情切切,其意殷殷。全词主歌和副歌均为四段体,大量采用四字词语或成语描述,字句之间淡然节制,情余言外,笔致宕往。将师者“光而不耀,启明正道”之风用含蓄的手法铺展,展现出骨韵俱高、意蕴悠长的特点。

    在雨田和石与刚看来,“师者”是“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古之学子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他们是民族的脊梁,是时代的先锋。

    “如风”则是师者风骨浩然。似春风,吹绿了锦绣河山,吹亮了星辰大海;似清风,柔柔拂面,润物无声,指教师不言岁月荣枯,用青云之志孕育桃李芬芳;不惧四季流转,用君子之怀镌刻杏坛丰茂。他们用素心托起师者之风,用匠心书写先生之骨。

    师者如风,词作因此孕育而生。

    教育“脊梁”升华内涵

    据了解,此歌的诞生,还与一群默默奋斗在教育战线的老师有关。

    3年前,在黔东南州月亮山区支教的大歹小学48岁的支教校长——“蝴蝶妈妈”王玉,因病离世。从教20多年的王玉原来是贵阳市南明小学的副校长,2019年,王玉和4名同事自发去到月亮山深处支教。王玉身患癌症,在接受治疗后,依然坚守岗位,用“妈妈”的爱和热,把人生最后的光芒留在了大歹小学。

    10年前,华南农业大学的学生徐本禹放弃读研的机会,到贵州大方县猫场镇狗吊岩村岩洞小学支教,期间教授音乐,募集乐器,组建合唱团。十几年间,一批批孩子走出大山,站上更大的舞台,而徐老师温暖的目光始终未曾改变。为了传递幸福,不以贵广为限,为了传播文明,不以山海为远。

    贵州三都自治县教师陆永康从小因患小儿麻痹症,40余载“跪”地无声,只争朝夕;心系乡土,敢为天下先。他似新时代滋养的大树,将毕生所学通过“跪”讲授以青年,用日复一日的耐心播下知识的种子。

    ……

    “这些,只是扎根于基层千千万万个乡村教师的缩影。在贵州,特别是贵州山区,教育条件相对较薄弱,正是有了这些‘外来’和‘本土’教师的坚心和坚守,从脱贫致富到实现乡村振兴,他们用埋头苦干、拼命硬干的精神,挺起了一道坚实的中国教育的脊梁。”石与刚说。

    如今,这首歌所唱的故事依然在延续,越唱越有故事。今年,贵州各地再次把尊师重教抬上了新高度,《师者如风》 更是代表了所有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

    在雨田看来,有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才有高质量的教育体系,才能为建设教育强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坚实支撑。

    师者如风,因此教育“脊梁”而升华。

    意境完美广为传唱

    “当我拿到这首优秀的词,作为作曲者对音调结构布局的敏感度一下就被点燃,绝不能用简单的音高、结构与和声来进行写作,需要进行精妙的设定,于是我用钢琴不断地去尝试不一样的旋律与和声形态。”曲作者韩宜芳回忆第一次看到 《师者如风》 的词时发出感叹。

    韩宜芳告诉记者,《师者如风》 主旋律以围绕波浪形为主,整体为综合上行,层层递进,将主题思想慢慢叙述出来。而副歌从音域最高点不断地下行,虽然旋律下行,但是乐队与合唱的织体不断地上行推动,下行和上行的张力拉扯,反而给主旋律更多的支撑和推动。并且,运用网状与流线状织体结合,点状与流线状织体结合,片状织体音色转换的空间感营造,密集型综合型块状织体凸显高潮的配器方式,将乐调中所体现的精神、思想、情感和意境与中国古典诗词歌曲“诗”“乐”“画”意境完美融合。

    经过一段时间的打磨,最后,韩宜芳将定稿的Demo发给雨田,雨田也立即被歌曲主歌旋律悠扬婉转,副歌主歌高昂起伏的曲调而吸引。

    到此,《师者如风》 词曲完美而成。

    而作为演唱者,又同为教育工作者,歌唱家穆维平的感受也十分深刻。在他看来,师者匠心,在不同时代用不同的方式演绎着崇高的君子之道。

    “有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才有高质量的教育体系,才能为建设教育强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坚实支撑。歌曲《师者如风》 围绕这一中心思想,歌颂那些用毕生精力辛勤耕耘,为青年育梦想、为家国谋未来的广大教育工作者。”穆维平说。

    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师者如风》将会永远被传唱下去,成为“美的教育”的一部分。而这首歌也是创作者们献给所有教师第40个教师节的礼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物简介

    作词:雨田

    雨田,原名雷芳,青年唱作歌手,贵州财经大学青年教师、贵州省青联委员、贵州省作家协会会员,贵州省音乐家协会会员,贵州省慈善总会爱心大使。

    作词:石与刚

    石与刚,中国音协会员、中国音乐文学学会理事、贵州省音乐文学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贵州省音协《黔岭歌飞》杂志执行主编。

    作曲:韩宜芳

    韩宜芳,青年作曲家,贵州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电子音乐学会会员,贵州省音乐家协会会员,贵州省教育学会音乐教育研究会会员。

    演唱:穆维平

    穆维平,九三学社贵州省委委员,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三级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贵州省省管专家,贵州大学音乐学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