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菲尔铁塔下,看不见的他们追光向前
![]() |
中国队队员赛后向观众致意。新华社发 |
据新华社电 9月1日,巴黎的日落时间是晚上8点31分,逐渐沉入地平线的太阳会在这段时间为这座浪漫之都镶上一层“玫瑰金”。被镶上金色的有标志性的埃菲尔铁塔,还有塔下战神广场上的一个赛场,几乎与日落同期 (9月1日晚上8点30分)。在巴黎入夜前最美的时间段里,一场巴黎残奥会盲人足球小组赛在中国队与法国队之间展开。
“你们是这个星球上最优秀的残疾人选手”在不久前举办的巴黎残奥会开幕式上,巴黎奥组委主席埃斯坦盖在致辞中说道,“你们激励了我们,我们需要用行动来证明这一点,所以就像你们一样,我们也决定毫无保留我们的心。我们的灵魂,还有法兰西的精华所在,像你们的成就一样不可思议的氛围和令人惊叹的场馆。”
如埃斯坦盖所说,战神广场上这个临时性的赛场是这些场馆中的代表作。在巴黎奥运会期间,它曾作为沙滩排球的比赛场地,热烈的加油氛围与声光电结合的观赛效果,将比赛变成铁塔下的一场派对。
但在巴黎残奥会上,这个场馆多数时间是寂静的,工作人员甚至需要高举指示牌,上边写着法语的“嘘”。作为盲人体育项目中凤毛麟角的对抗性项目,盲人足球需要球员们戴上眼罩,依靠内置响铃的足球以及场外引导员的声音进行比赛。
在欢呼声中,选手们搭着前方队员的身体,由健全人担任的门将引导进入赛场。而当比赛开始后全场回归寂静,足球滚动的响声清晰可闻,而当一次精彩的进攻或防守结束,全场才会爆发出压抑后的喝彩。
寂静之中,还经常夹杂着一声声低声的惊呼,在眼前的漆黑中比赛很难有“收力”的预判,选手们常常在高速行进中撞在一起,两个人同时倒地,但又很快起身继续投入战斗。
“我们刚参与盲人足球的时候是慢慢地才能奔跑起来,慢慢地才能做带球的一些动作,现在对于我们来说在场上奔跑,进攻防守是一件很自如的事情,当然比赛过程中难免有一些冲撞,对我们来说也习以为常”中国盲人足球队运动员俞裕锬对记者说。
35岁的俞裕锬,在巴黎已是第四次参加残奥会,2006年中国正式成立盲人足球集训队时,他就是其中的选手。在北京残奥会上,这支队伍夺得银牌,目前两获世锦赛季军,七夺亚锦赛冠军,在不为人知的地方默默强大。
参赛经验丰富的俞裕锬对巴黎依然充满期待,期待突破自我,也因为“听说周围环境很漂亮”,尽管埃菲尔铁塔对他来说,只是一个模糊概念。“他们知道自己在埃菲尔铁塔 (旁),他们也很高兴,希望用心去体会,去享受这样的环境”引导员李进说。
全场比赛,除了足球滚动的声音,便是引导员的声音,李进需要用简短急促的声音持续告诉球员们距离和射门角度等信息,还要敲击门框提示球员们球门的位置,暂停的时候他握着球员的手在上边画出进攻与防守的阵型。
李进说,这次来到巴黎,教练组从来没有给运动员施加压力,因为运动员也都知道自己追求的东西,希望能够打好每一场比赛,能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能够为国争光。这些运动员都知道,“盲人足球是很纯粹的足球”刚刚喊了整场的他,声音有些嘶哑。
当晚的比赛,法国队在门前突施冷箭取得了1:0的领先,中国队全力反攻取得了多次射门机会,但最终均与进球差之毫厘。张家彬还在进攻中被重重撞倒,为球队争取到一个点球,谈到当时的感受,张家彬说:“当时只想要进球要往前冲。”
“我觉得全场我们的优势都在那,只不过我们把握机会的能力需要更强一些”俞裕锬说,盲人足球能够放在这个场地是件好事,“这对于我们来说是最高的一个表现舞台,希望在比赛中尽情去发挥”,对于这支队伍的许多人来说,这片场地是需要用心灵去感受的风景,但在更多人对这片风景的记忆中,从此有了一群盲人足球运动员拼搏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