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04日 星期三

家长会“只准爸爸参加”?

专家:教育少不了“父能量”

2024年09月04日 星期三 贵州教育报数字报 字号[ 放大+ 缩小- 默认 ]

杭州市采荷中学召开“好爸爸家长会”。图片来源:杭州市采荷中学

    近日,杭州市采荷中学召开“好爸爸家长会”,邀请初一新生的爸爸们参加。如今,有越来越多的学校以父亲专属的家长会、开放日、运动会等活动,引导爸爸们出现在孩子成长过程中。

    家长会“只准爸爸参加”

    希望他们明确育儿责任

    在很多学校召开的家长会上,与会的几乎是清一色的妈妈家长,而爸爸家长却难觅踪影,正因如此,一些家长会开成了“妈妈家长会”。此次,杭州采荷中学家长会“只允许爸爸参加”,是对爸爸常常缺席家长会的纠偏。

    “在孩子的教育中,爸爸的参与度普遍比妈妈低,‘顶梁柱’们应该明确父亲这个角色在育儿问题上的定位和职责。”采荷中学副校长胡蘅蘅表示,希望通过“爸爸家长会”,让他们知道初中阶段该如何了解孩子生理、心理的变化。

    对于这次家长会,爸爸们也是高度重视。有初一新生和妈妈、弟弟一起,全家送爸爸参加家长会。还有几位学生爸爸特意从外地赶回,其中一位在福建出差,乘动车赶回杭州,会后又抢票返程完成工作。

    不少学校开展父亲专属的

    家长会、开放日等活动

    如今,越来越多的学校将家长会的主角选定为爸爸。

    2020年11月,宁波北仑区蔚斗小学四年级召开家长会,要求须由父亲参加。

    去年,杭州澎博小学邀请一、二年级学生的爸爸参加家长会,二年级240名学生中,191位爸爸到场,学校请他们做了份“知子问卷”,十道题,每题10分,得分不到60分的有80人,最低的考了10分。

    此外,“爸爸开放日”“爸爸助教”也是不少学校的选择。

    去年11月,西安市阎良区第二实验小学开展“智慧爸爸进课堂”,来自各行业的14位爸爸登上讲台。

    去年12月,青岛莱西市滨河小学家长开放日提出“只准爸爸参加,不得请假”,爸爸和孩子们一起做面食、玩游戏。

    杭州沈塘桥幼儿园招募“爸爸运动团”,由爸爸们轮流带领各班的晨间锻炼。

    今年4月,湖北宜都市王家畈镇中心幼儿园的“爸爸进校园”活动中,由爸爸为中班孩子讲述种子如何发芽,并进行安全教育。

    调查显示

    父母共同照料孩子的只占7.5%

    “爸爸带娃,主打一个随心所欲。”社交平台上,时常可以看到女性对丈夫带娃的吐槽。

    2020年由全国妇联、国家统计局组织实施的《第四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结果显示:

    我国家庭中父母双方共同照料孩子的只占7.5%,共同承担教育活动的仅11.7%。

    0至17岁孩子的作业辅导主要由母亲承担的占67.5%,她们不仅要照料孩子的饮食起居,还承担了大部分家庭教育职责:入园择校、兴趣班选择、习惯养成……

    《中国妇女》 杂志去年的一篇报道分析了父职缺失的原因:

    一方面是爸爸们受传统观念影响,认为教育孩子是女人的事、学校的事,缺乏主动参与意识或者不知道该怎么与孩子互动。

    另一方面,传统家庭模式中,父亲主要以“经济支柱”的形象出现,在低收入家庭中更明显,而城市的工作节奏又往往使父亲们不得不把更多精力投入到工作中。

    还有一些爸爸缺乏合理的育儿知识和方法,索性将重担转移给了母亲。

    父亲的陪伴

    能让孩子拥有更强的能力

    上述报道指出,父职缺失的后遗症已经在孩子的成长中显露:谨慎胆小、缺乏自信、运动能力弱等。幼儿时期,母亲的呵护能带给孩子安全感,而青少年期父亲的榜样作用更加重要,父亲的陪伴能让孩子拥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对事物的理性分析能力,以及创造力、责任感。

    母亲不妨多想想爸爸带娃的好处,多利用他们在运动、动手能力、人际沟通等方面的优势,给予对方信任和赞美,相互配合、取长补短。

    在杭州西湖区心理教研员陈琦看来,面对学业孩子最需要立志,明白为什么而学,这方面爸爸可以起关键作用;母亲在孩子的教育中有时较情绪化,也需要爸爸充当“情绪稳定剂”的角色。

    来源: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劳动报、澎湃新闻、政法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