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03日 星期二
贵州教育报数字报 -> 2024年09月03日 星期二 头版 -> 第A08版:文化 -> 贵阳:戏剧“说唱”接力600年

始于永乐年间至今仍有活跃

贵阳:戏剧“说唱”接力600年

2024年09月03日 星期二 贵州教育报数字报 字号[ 放大+ 缩小- 默认 ]

    日前,经过9个月的采风调研、剧本研讨,新编黔剧《秦娘美》正式开排,时隔64年再次激活“老戏”,扛着“非遗传承大旗”的贵州省黔剧院玩的就是心跳。

    我国戏剧经历了漫长的发展,从先秦以前的巫舞,到汉代的角抵戏、晋时的参军戏、北齐的踏摇娘、唐朝的滑稽戏,一直到宋元杂剧,戏剧这种艺术形式才基本成熟。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戏剧博采众家之长,从各种艺术中汲取了丰富的文化养料。经过长期的酝酿,我国的戏剧最终形成并逐步走向成熟。戏剧艺术,在贵阳开始流传时间为明永乐年间(1403年-1424年),至今已有600年历史。

    贵阳戏剧舞台“三足鼎立”

    贵阳历史上几次大的移民,中原文化源源不断涌入贵阳。在外地移民中,不乏官宦文人、江湖艺人,这些人将戏剧带入贵阳。据明 《贵州通志 (卷六) 》 记载:“成化六年 (1470年) 布政司萧俨奏大成雅乐一部,按察使钱钺增置乐舞:衣、冠、带、履,凡二百六十四件。”表明贵阳已开戏剧演出之风。《中国大百科全书 ·戏曲》 卷也记有:“明初至明中叶百余年间,弋阳腔已流传于皖、浙、鄂、湘、云、贵等省。”以上史料说明,贵阳在明初就有了戏曲。

    阳明贬谪修文时,曾见乡下演木偶戏为乡民观赏。为此,他还写有 《观傀儡次韵》一诗:“处处相逢是戏场,何须傀儡夜登堂。繁荣过眼三更促,名利牵人一线长;稚子自应争诧说,矮人亦复浪悲伤。本来面目还谁识,且向樽前学楚狂。”

    明万历至清乾隆、嘉庆的120多年间,贵阳相继传入昆曲、秦腔、楚调。清同治、光绪年间,又有了贵州梆子、皮黄。川剧、湘剧也在这时入黔,贵阳的戏剧舞台形成贵州梆子、湘剧、川剧三家竞争、三足鼎立的局面。

    乾隆三十六年 (1771年),贵西兵备道赵瓯北在其诗注中记有贵阳演昆曲的记载:“是日又演 《琵琶记》 ……贵阳城中昆曲只此一部。”

    乾隆五十年 (1785年) 戏剧评论家吴太初在其《燕兰小谱》 中就有一段记叙贵阳年仅15岁的秦腔艺人杨宝儿,原文:“杨宝儿 (太和部) 贵阳人,素靥娇憨,有柔媚妮人之态。”嘉庆贵州藩台李宗昉在 《黔记》 一书中收有 《贵阳竹枝词》,其中描写了贵阳戏剧演出的火爆场面:“板凳条条坐绿鬓,娘娘庙看豫升班。今朝似比昨朝好,烤火连场演下山。”豫升班是至今见诸史料记载贵阳的第一个戏班,演出的剧目是秦腔 《烤火·下山》。娘娘庙在今护国路一带。

    名角荟萃助推贵阳“川剧热”

    从辛亥革命到抗战爆发前,在贵阳演出较为活跃的有话剧、京剧、川剧。以贵阳达德学校为先驱的文明戏演出受到知识分子和社会各阶层的欢迎,达德学校每年校庆都会创作演出新戏。

    随着“黔舞台”落成,到贵阳演出的京剧班逐渐增多,贵阳掀起一股京剧风。

    20世纪20年代初,贵州省第一家京剧票友会“京调会”成立。后来,贵阳的京剧票友还组建了“娱社”“榴社”“青年票社”“银联票社”“人生票社”“会文票社”等,一直坚持演出,时常还与京剧名角同台演戏。

    由于川黔相邻,从四川来贵阳演出的川剧班增多,一些川剧名角也随班来到贵阳演戏,如洪占超、熊昆山、魏香庭、赵月卿、月月红 (汤锦华) 等。20世纪20年代,贵阳“天曲社”的创立,助推了贵阳“川剧热”,还为贵阳培养了一批川剧人才。

    1933年,昆明滇剧班首次来贵阳,在黔阳大舞台演出,滇剧名角水仙花主演《孟丽君》,全剧女扮男装。滇剧班还与川剧班同台共演,舞台上“滇川合璧”,一时传为佳话。

    这个时期,除专业戏班的演出外,民间的花灯、地戏、傀儡戏也时常走村串寨演出,给村民带去欢乐。

    1939年冬,相声表演艺术家欧少久将相声这一北方曲种带到贵阳。欧少久是贵州艺苑的相声名副其实的拓荒者,他把毕生的精力贡献给了曲艺事业,是贵州文艺界一位深受群众喜爱的相声艺术家。

    全国大剧种齐聚筑城大舞台

    抗战时期,贵阳的戏剧活动蓬勃开展。主要的戏剧团体有1936年成立的“贵阳沙驼业余话剧社”,成立大会上演出了 《扬子江暴风雨》 《刘汉卿之秘密》《九·一八以来》 三个独幕剧,还时常到街头、学校、农村、工厂演出。沙驼剧社的成立,结束了贵阳话剧活动分散、封闭的状态,实现跨学校、跨地区、跨单位的横向联合,使话剧活动具有更加广泛的社会性,贵阳的话剧活动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1938年,有重庆乾坤京剧班、长沙杜文林京剧班在贵阳演出。1939年,毛褀祥率剑佩平京剧团抵筑,一演就是10年,先后在贵阳大戏院 (今中山东路贵阳电影院)、新生大舞台 (今富水中路市艺术馆旧址) 演出。

    这一时期,还有群志国剧社、杰华国剧社、友联国剧社等分别在庆筑大戏院(今中华南路百花影剧院旧址)、民众教育馆 (今中华中路人民剧场院内) 等剧场演出。著名京剧演员苗溪春、徐敏初、陈佩卿、秋步云均先后加入杰华、友联国剧社演出。

    1939年至1944年,厉家班先后两次来筑,演出于贵阳大戏院和黔阳大舞台(即新声大戏院前身),那是近百人的大戏班,拥有“厉家五虎”(即厉慧良、厉慧斌、厉慧敏、厉慧兰、厉慧森) 和“慧氏三杰”,两年多时间里上演近300个大小剧目,代表剧目有《群英会·借东风·华容道》《甘露寺》《穆桂英》《杨家将》《红鬃烈马》《凤还巢》等。

    1944年冬,戏剧教育家冯玉昆带四维儿童训练班抵筑,演出多为新编京剧。这个时期,各路京剧名角云集贵阳,演出的剧目繁多,盛况空前,贵阳的戏剧演出热况在整个大西南都很有影响。

    抗战胜利后,部分京剧班离筑返回原籍,仍留在贵阳演出的主要有朱家班、周家班、毛家班。1946年,贵阳创办的京剧科班“管家班”演出于第一商场 (今正新街),在随后的日子里共演出剧目200余出。

    这个时期,贵阳评书再度兴起,代表人物有杨林、曾凤鸣、陈玉林。与此同时,四川清音这种击鼓弹唱的艺术形式也由四川清音艺人带到贵阳。

    1944年到1947年,由于时局变化,使得省外的众多文化名流和剧团纷纷涌入贵州,贵阳成了东来西往的要冲。滞留贵阳的戏剧家张道藩、田汉、熊佛西、欧阳予倩等人在贵阳主办戏剧节,掀起了一个轰轰烈烈的抗战戏剧的群众运动。参加展演的还有许多戏曲团体,如“厉家班”演出的 《戚继光歼倭记》《木兰从军》。

    这个时期全国几个大剧种:京、川、评、越以及相声、雷琴拉戏、杂技、马戏、魔术一时间齐聚西南一隅的贵阳,实属罕见。

    无数优秀舞台作品献给贵阳人民

    1950年初,贵州全省有京、川、评、越、湘、滇、豫、曲子剧8个剧种,11个戏班,从业艺人300余人。到1952年,剧社增至19个,从业艺人917人。

    1950年“黔进京剧社”“黔光京剧社”成立,后合并为“黔光京剧社”;“同乐评剧社”改名“黔明评剧社”;“浙江越声剧团”改为“黔华越剧社”;“一心川剧团”改名“黔锋川剧社”。

    新中国成立后,艺人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演出热情高涨,形成了贵州戏曲艺术表演的第一次高潮——1953年12月1日在贵阳开幕的“贵州省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参加这次观摩演出的单位有贵州军区文工团京剧队及全省16个戏曲班社,参演的演员有274人,参演的剧种有川剧、京剧、评剧、越剧、豫剧、湘剧和曲艺等,20余个不同剧种的剧目参演。这次观摩演出共进行了13天,充分展示了戏曲改革工作的成绩,对贵州、贵阳戏曲事业的发展和繁荣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1955年至1956年,贵阳市戏曲团体完成“改戏、改人、改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一夜之间从集体所有制转变为全民所有制,剧团成为国营剧团,演员也从旧艺人变成了国家干部。剧社也全部更名——“黔光京剧社”更名为“贵阳市京剧团”,“黔锋川剧社”更名为“贵阳市川剧团”,“黔明评剧社”更名为“贵阳市评剧团”,“黔华越剧社”更名为“贵阳市越剧团”,黔力曲艺社更名为“贵阳市曲艺团”。剧团实现社会主义改造后,戏剧成了党的“革命机器上的齿轮和螺丝钉”,担起了为政治服务、为人民服务的社会教育职能。

    1958年9月1日,“贵阳市黔剧团”正式成立。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全国戏剧舞台上出现一种新的戏剧表演形式即“小剧场艺术”,这是现代戏剧的标志之一。贵阳市也不例外,贵阳市川剧团、贵阳市越剧团率先进行“小剧场艺术”尝试,将各自的排练厅改造为小剧场,创作排演了一批以方言喜剧为主要形式的小剧场戏剧,在小剧场久演不衰,成为那个时期贵阳戏剧的一个亮点。

    目前,在贵阳行政区域内,除了市属戏剧表演团体外,还有省属的话剧团、京剧团、黔剧团、花灯团、歌舞剧团、民族歌舞团、杂技团等。多年来,这些剧团也向贵阳市民奉献了无数优秀的舞台艺术作品。

    本报记者 杨杰 综合自天眼新闻、《贵阳戏剧的前世今生》、贵阳日报、《话剧,一种贵阳精神的延续 (杜彦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