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8月21日 星期三
贵州教育报数字报 -> 2024年08月21日 星期三 头版 -> 第A02版:综合 -> 教育为“媒”绘多彩人文交流新画卷

教育为“媒”绘多彩人文交流新画卷

2024年08月21日 星期三 贵州教育报数字报 字号[ 放大+ 缩小- 默认 ]

2024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和世界握手”主题音乐会现场。贵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供图

    开篇语

    “教育+”项目模式是以教育为主体,向科技、文化、旅游、体育、青年、媒体等方面辐射延伸,带动推动中国、贵州与东盟深化各领域交流合作的一项重要创新举措。

    “教育+人文”“教育+经贸”“教育+产业”“教育+科技”“教育+文体旅”,五大领域的“教育+”,通过“教育搭台、大家唱戏”,推动中国—东盟之间进一步深化人文交流、教育合作、研旅结合、经贸往来,将显著增强提升交流周服务发展支撑能力。

    今日起,贵州教育报将围绕“教育+”的五个领域,梳理近年来的实绩和经验,展望未来的规划与蓝图,助力交流周拓展新的内涵、职责和使命,推动中国—东盟深化各领域交流合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报记者 熊江睿 肖知潞

    “桥见”贵州东盟青年人文交流活动开启一场场具有贵州特色的“诗和远方”人文研学之旅;贵阳路边音乐会2024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专场以音乐会友,编织跨越国界的友谊之网;2024中国-东盟青少年足球邀请赛以球会友,展中国-东盟青少年风采与活力……

    山水相连,人文相通。近年来,贵州以教育为“媒”,中国和东盟青少年交流往来越发频繁,中国和东盟青少年之间的双向奔赴,情谊越发深厚。

    汉语搭“桥”,见证东盟留学生与中国文化的双向奔赴。

    7月1日至14日,以“遗见贵州”为主题的2024年“汉语桥”来华团组项目印尼学生夏令营活动在贵州举行,来自印度尼西亚万隆国际外语学院等学校的近40名师生实地探访贵阳市、毕节市、黔东南州等地,体验剪纸、太极拳、酸汤鱼、药物香囊制作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

    “当地苗族群众精彩纷呈的歌舞表演,让我沉浸其中,感受到当地人对生活的热爱。”第一次贵州之行,让印尼万隆国际外语学院中文系大三学生史惠婷印象深刻。

    5月24日晚,一场以东盟留学生为主角的2024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和世界握手”主题音乐会在拥有600多年历史的贵阳文昌阁老城墙下举行。

    民族、流行、说唱、摇滚等音乐风格唱嗨全场,中国舞、印尼舞、老挝舞等舞种轮番上演,独唱越南传统音乐、合唱 《和世界握手》 主题曲等“国际范”精彩碰撞……彰显出贵州教育对外开放的活力和2024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人文交流的无限精彩。

    “我们来自印度尼西亚,我们唱得很高兴。”就读于凯里学院的徐翔龙告诉记者,通过路边音乐会的平台不仅得到中国朋友的热情欢呼,也认识了来自不同国家的同学,这样的方式很好。

    “以歌会友,以声传情,共话世界友谊,这场青春不设限的路边音乐会里,演绎着‘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的人文交流故事。”负责组织此次活动的贵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老师潘人琦说。

    “村超,我们来了!”4月13日,贵州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组织了来自印度尼西亚、老挝、马来西亚、泰国等38个国家的120名留学生足球队、啦啦队参加贵州村超“超级星期六足球之夜”比赛,沉浸式体验贵州村超的魅力。

    “贵州村超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独特的文化魅力,我们这次以榕江村超为契机,为国际留学生提供了一个了解中国乡村文化、民族文化和体育传统的窗口。”贵州大学国际教育学院书记甘孝琴说。

    以桥为“媒”,“桥见”壮美贵州。7月18日至24日,在贵州省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的邀请下,来自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马来西亚理工大学及印尼玛琅州立大学等高校的85名师生来黔参加了2024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桥见”贵州东盟青年人文交流活动。

    山水之间研旅融合,知行合一走贵州。8月16日,以“探秘世界遗产,寻访文化瑰宝”为主题的2024年“知行贵州”丝绸之路中外青年交流项目活动在铜仁开展,来自4所高校的60余名中外青年学子走进“梵天净土”,感受“桃源铜仁”,体验绿水青山,鉴赏民间艺术。

    贵州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说:“目前,我们正在实施中国-东盟千校携手行动计划和举办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青少年足球邀请赛、中国-东盟国际青年电竞大赛等活动,力争将这些活动项目打造成为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中外青年交流品牌项目,让更多国际青年走进贵州、了解贵州、爱上贵州、留学贵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