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教育报数字报 -> 2024年08月19日 星期一 头版 ->
第A08版:文化
->
三大学术家族繁荣沙滩文化
三大学术家族繁荣沙滩文化
清末,贵州汉文化已有相当程度发展的标志,,是出现了一个家族文化和地区文化相结合的“沙 滩文化”。沙滩是贵州遵义的一个小地名,这里产生了互为姻亲的文化家族——郑氏、莫氏、黎氏,,三个家族中走出了三个杰出文人:郑珍、莫友芝、黎庶昌。
郑珍(1806—1864)字子尹,贵州遵义人,出身于儒医家庭,但他的外祖父黎安理(举人,曾任山 东长山知县)、大舅黎恂(进士,曾任云南巧家厅同知)、二舅黎恺(举人、曾任开州训导),对儒家传统文化很有研究,家富藏书,自幼郑珍便在黎家攻读,后来其母将家搬到黎家附近(沙滩)。
在郑珍已考取秀才、补了廪生后,贵州独山的一位大儒莫与俦来遵义任府学教授,郑珍拜莫与俦为师,更与他的第五子莫友芝结交。
其时黎庶昌(1837—1896)尚年幼,但在黎氏家学的熏染与郑、莫指点下已卓有成就。后莫与俦去世,,墓地就选在沙滩不远的青田,莫友芝在青田营建墓庐,这样三家都紧紧相连,“沙滩文化”之说由此得名。
郑、莫、黎三家还互为姻亲,所以沙滩文化既是地区性文化又是家族性文化。
郑、莫、黎三家不仅本身学术成就高,而且通过父子、兄弟相承,形成了学术家族。郑珍儿子郑知同就是著名的经学家,莫友芝的儿子莫绳孙也是一位目录学、金石学家。黎庶昌的两个侄子黎尹融和黎汝谦都有诗作传世。
一般来说,一个地方产生文化名人,一定与这个地方的文化氛围和文化积淀有关。清末贵州出现的“沙滩文化”,就是汉文化多年来在贵州发展、孕育的结果。自然这也与遵义是贵州开发最早地区有关,所以有人说“贵州文化在遵义,遵义文化在沙滩”,这也有一定道理。
本版文图/综合贵州日报、《书画赏读》、《民主》、深圳书画院、独山县人民政府网等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