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8月14日 星期三
贵州教育报数字报 -> 2024年08月14日 星期三 头版 -> 第A05版:心理课 -> 尝试和孩子交朋友你会有意外收获

尝试和孩子交朋友你会有意外收获

2024年08月14日 星期三 贵州教育报数字报 字号[ 放大+ 缩小- 默认 ]

资料图

    本报记者 黄盈莹

    面对孩子的负面情绪,应该如何正确应对?来听听有成功经验的妈妈和身心疾病科医生的建议。

    宝妈分享:这些事一定不要做

    贵阳市民王女士是一个6岁孩子的母亲,她的儿子木木从小到大都是周围人眼里的“别人家的小孩”,不是因为成绩好,而是因为情绪稳定,和其他同年龄的小朋友比起来,差距尤其明显。在幼儿园里,同学喜欢和木木玩,老师也对木木赞不绝口,眼看9月份就要上小学了,杨女士也非常放心。

    “我儿子的性格走到哪里我都不担心”。王女士说,她的原生家庭教育是比较传统的,家里都是父亲说了算,虽然总体是和谐幸福的,但是她从小都还是不习惯表达自己的想法。再加上自己的表哥在大学时就从19楼家中跳下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一个家就这样支离破碎了。

    “我堂哥就是因为得了抑郁症家里人没有留意,长期压抑自己的情绪,而我大伯又比较强势,他才22岁,人生才刚开始,这件事情给我带来的触动很大,我太难过了。”

    得知怀孕后,王女士就暗自下了决心,以后自己的孩子一定要在一个宽松自由的氛围里成长,所以孩子出生后,王女士全身心地投入陪伴和教育孩子。每当孩子有合理诉求时她都会想办法解决,如果不能满足孩子时,她也会想跟成年人一样跟孩子沟通,所以从3岁多开始,她已经能和自己的儿子谈心聊天,就像朋友一样。

    “木木很少发脾气,有时候我急躁的时候他还会反过来安抚我,我和儿子的关系除了是母子,更像朋友。一个情绪稳定的孩子可以让家长轻松很多,对他自己的人生也会有很大的裨益,毕竟谁也不会喜欢跟暴躁的人相处”。

    根据自己的经历,王女士分享了一些她的育儿经验,下面这些做法家长们一定要避免:

    1.一哭就妥协

    生活中,一旦孩子的需求得不到满足,轻则大哭大叫,重则撒泼打滚儿,接着就能换来爸爸妈妈的妥协和让步。慢慢的孩子也就习得了一种惯性思维:哭闹这种方式不但可行,还能让自己最快达到目的,那么孩子控制情绪的能力又将从何而来呢?

    2.以暴制暴

    “再叫我就打你了”“下次还哭不哭”

    ……

    面对情绪失控的孩子,家长最直接的解决方式,往往是以更强烈的怒气压制孩子的脾气,用更高的嗓门去盖过孩子的哭闹,甚至情绪失控到打骂孩子。生活中也不难发现,情绪失控的父母往往更容易养出情绪暴躁的孩子。因为家长激烈的应对方式,不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为孩子树立了一个反面典型。

    3.漠视孩子的情绪

    带给孩子的伤害程度可以与打骂相提并论的方式,便是漠视孩子的情绪了。孩子无论怎样哭闹,家长都视而不见,以为小孩子哭过闹过就没事了。

    在情绪上长期被父母冷漠对待的孩子,要么从小无法习得如何正确地控制情绪,遇到问题歇斯底里不知如何处理,要么唯唯诺诺看似懂事。实则却是因为孩子形成了讨好型人格。无论是哪一种,想必家长的心里都不是滋味儿。

    专家建议:孩子易怒?可能是家长的问题

    孩子情绪失控时,家长应该如何应对? 当你的孩子出现哪些情况时,你需要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 带着这些疑问,记者采访了贵阳市第二人民医院身心疾病科主任医生罗颖。

    问:孩子遇到不如意或者挫折时情绪失控,其行为背后是怎样的心理学原因?

    罗颖:儿童的大脑在成年以前是没有完全发育好的,所以,大部分儿童的情绪控制能力比不上成年人,和大脑相关区域功能没有发育完善相关。他们儿童容易发脾气,有一定的生物学基础。

    另外,这样的儿童,他的父母是否也存在容易发脾气的性格,可以说,容易发脾气遗传基因也会带给孩子,包括出生后成长在一个爱发脾气的环境里,必然也会存在一个爱发脾气的孩子。

    问:当孩子情绪失控时,家长应该如何应对。

    罗颖:作为家长,首先要了解孩子成长发育的规律。孩子确实相对成人来说情绪是容易失控或者是容易发脾气。我们是否根据当时的情况要给予孩子一些接纳而不是一味地觉得孩子发脾气是不应该的。其二,不同的孩子,对于事物的反应也是有区别的。那我们要根据自己孩子的个性特点和一些行为的模式习惯来采取相应的措施。但是没有统一的规律或者方法,尤其需要家长更多的耐心。其三,要学会判断。如果平时这个孩子脾气都很好,突然变得很暴躁,那就要考虑是否存在病理性的问题,因为暴脾气的程度是有区别的。如果状况与大多数孩子有明显区别时,需要考虑是否存在病理性的问题,并及时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忙。

    如果只是正常范畴的易怒的话,那么家长要找到原因。比如说,是否家长也有一样的情绪模式?家长首先要考虑这个问题。另外,孩子是否遇到了困难或者应激事件,比如校园霸凌或者被社会闲杂人员骚扰,因为孩子的心智还未发育成熟,遇到挫折首先可能会责怪自己,如果他又解决不了自己的问题,攻击性就会是以暴躁的形式表现在外了。

    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家长更要有耐心接纳孩子的情绪,和孩子沟通,不要气急败坏,维持与孩子的信任感,在沟通的过程中一定要就事论事。

    问:孩子情绪失控达到何种程度时,或者出现哪些行为时,需要就医寻求专业帮助。

    罗颖:孩子如果暴脾气,伴有其他的一些行为异常比如自伤自残,人际交往困难,学习困难,自言自语,性格改变等这类的情况,我觉得应该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问:接诊时是否遇到过相关案例。

    罗颖:我之前接诊过一个男孩,12岁开始就长期脾气暴躁爱动手,但是家长没有引起重视,而且父母本身也存在一些自我情绪管理方面的问题。

    等到16岁,因为打他的妈妈第一次来医院就诊,但是家长对于治疗的意见非常不统一,然后断断续续进行了一段时间非正规的治疗,再后来,他直接动手将自己的爸爸打伤,因为孩子个头越来越大,父母已经无法管理,情况越来越糟糕。

    成年以后,这个孩子就发生了一个人格的定型,最后发生了人格障碍和抑郁症反复发作,这样的后果是我们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的。所以在出现端倪时尽早干预是非常关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