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8月08日 星期四

创新师资培养模式,破解幼教发展瓶颈

六盘水:幼有所育 幼有善育

2024年08月08日 星期四 贵州教育报数字报 字号[ 放大+ 缩小- 默认 ]

钟山区金盆乡天生桥村大寨幼儿园的孩子们在快乐玩耍。

    本报记者 侯帮虎

    人生百年,立于幼学。

    学前教育是终身学习的开端,发展学前教育是重要的民生实事。近年来,六盘水把学前教育作为补齐教育短板的重点工程和维护社会公平的民生工程。

    今年1月25日,教育部公布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认定名单,水城区赫然在列。

    2023年,全市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5.51%,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96.38%,省级示范幼儿园总数继续保持全省第一方阵,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连续两年位居全省前三位。

    六盘水通过探索幼儿园教师员额制、中小学富余教师转岗、事业单位招考、志愿者招募、合同制教师招聘等方式,大力提升了各级各类幼儿园办园质量。

    如今,六盘水学前教育普及普惠优质底色愈发鲜明。

    多管齐下 补充师资保障办园质量

    7月3日一大早,六盘水市水城区尖山街道中心幼儿园小班班主任何忠菊早早来到幼儿园,等着为入园的孩子们晨检,确定所有孩子身体及情绪情况无异样之后,她又带着孩子们晨间锻炼——拿出竹竿,锥形桶、拱门、呼啦圈、梅花桩等材料,让幼儿自由组合,促进幼儿钻、爬、走、跑、跳等方面的锻炼……

    自2022年以来,何忠菊每日都会重复着这些步骤,虽然她早已轻车熟路,但也绝不敢掉以轻心。

    何忠菊还养成了一个习惯:离园前,她会跟孩子们一起回顾一天的学习与生活,给予鼓励和肯定。家长来接时,她还会简单报告孩子一天的表现,分享孩子的成长。她说:“陶行知的乡村教育思想让我扎根于此,我深知自己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重要使命,也会继续践行行知思想,走在行知路上。”

    在水城,有350余名像何忠菊一样,通过员额制教师招聘加入幼儿园服务的教师。正是这群教师,补足了该区师资力量不足的短板,成为2023年水城区通过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评估认定的关键一环。

    其实,早在2018年,六盘水就率先在全省探索幼儿园教师员额制。多年来,此项创新之举规范了该市教师补充机制、优化教师资源配置,也推进全市教师从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发展。

    2021年以来,仅盘州市和水城区两地采取员额制、中小学富余教师转岗、事业单位招考、志愿者招募、合同制教师招聘等方式,就补充了幼儿园专任教师1742名,有效缓解了两地适龄儿童“入公办园难”问题,大力提升了各级各类幼儿园办园质量,为“双普”创建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招进来,更要留得住。水城区建立了员额制教师招考聘用、职称评聘、待遇保障、考核管理的一整套工作机制,同时采取特岗计划、培训转岗等途径,配足学前教育教师,并实现编内编外教师“同工同酬”。

    工学结合 做学生的同时也做老师

    6月20日下午4时30分,坐落于水城区凉都大道旁的六盘水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幼儿园内,孩子们在教师的看护下,悠闲地骑着小三轮车沐浴暖阳,在一片笑声中等待着家长来接。

    仔细一看,教师队伍中有不少年轻面孔,询问得知,这些“教师”是六盘水幼专实习生,他们到幼儿园也并非简单的实习。

    六盘水幼专第二附属幼儿园保教副园长王蓉介绍,2024年春季学期,幼儿园已经接纳了相关专业的63名学生前来实习。“在来‘工作’前,六盘水幼专老师会布置相关题目,学生分小组讨论行程课题,他们再带着课题来到幼儿园,直接上手。”王蓉如是说。

    “我们从学生‘工作’的第一天就鼓励学生尽量多地参与到幼儿园工作中,同时还鼓励学生发挥个人所长,建设幼儿园,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在钟山区六盘水幼专第一附属幼儿园内,园长许洁表示,实习生来后必须上集体课和户外教学课,并参与点评,在此基础上逐渐增加实习内容。此外,幼儿园正式教师还以小组形式,引导实习生参与处理学生各种突发情况,全方位锻炼实践操作能力。

    据了解,今年以来,该园已累计接纳132名师生参与工学结合实践。

    作为全市幼师培育的重要基地,六盘水幼专自2019年正式组建以来,已累计培养学前教育、早期教育、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2700人。2021年及2022年两年间,以“工学结合”方式向钟山区、六枝特区支持幼儿教师缺口388个。

    为让学前教育相关专业学生毕业后更快适应工作,六盘水幼专探索实施学生培养工学结合模式——学生毕业前前往幼儿园开展实习,校内教师晚上1小时线上教学,园内教师白天8小时上岗指导,另有巡园教师定期进行现场指导。直面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之间的差距问题。

    而在2024年下半学期,六盘水幼专针对学前教育相关专业,将继续探索实施“4+1”(4天在学校、1天在幼儿园) 实现“理实结合”;针对“3+2”“3+3”贯通培养的学生录取后对后2年进行“0.5+1.5”的时间分解,即半年在幼专了解学校管理要求,进一步强化理论,另一年半时间依托两个附属幼儿园,启动学校教师“现场工程师”培养和“现代学徒制”的同步探索,保障幼师人才持续高质量输出。

    多措并举 扩大优质资源全市覆盖

    走在前列不易,保持冲锋更难。如何巩固示范幼儿园创建成果,进一步扩大优质学前教育资源覆盖? 六盘水通过不断实践摸索,总结出一套方案。

    搭建共享平台,分享经验成果。六盘水紧紧围绕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攻坚工程、全市教育工作“五项专题行动”“六支队伍”建设等中心任务,充分发挥全市省级示范幼儿园示范引领作用,搭建相互学习、互相交流、资源共享、共同进步的平台,提高全市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

    以课题引领,加强探索研究。该市探索通过项目式研究方式,支持各地因地制宜提升区域学前教育发展水平,研究推出《乡镇村幼儿园一体化管理》 《基于“3+2+N”项目模式推动农村幼儿园办园质量提升的实践研究》 《幼小衔接数学能力评价参考体系的研究》 《“基于户外活动的观察和评价”赋能教师专业成长》4个项目,获贵州省教育厅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项目立项,实现全市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研究项目零突破。

    今年1月25日,教育部公布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认定名单,水城区赫然在列,消息很快传开,极大地鼓舞着全市教育系统继续奋勇向前。

    六盘水把学前教育作为补齐教育短板的重点工程和维护社会公平的民生工程,从政策、经费、师资、环境等多方面发力,让每个孩子享有公平有质量的学前教育。2023年,全市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5.51%,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96.38%,省级示范幼儿园总数继续保持全省第一方阵,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连续两年位居全省前三位。

    为者常成,行者必至。在六盘水市多年努力下,学前教育普及普惠优质底色愈发鲜明,幼有所育、幼有善育取得了多项突破式成绩,学前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

    访谈

    六盘水市教育局局长王选进:

    推广“双普”成果

    建强“能源”学科

    近年来,六盘水教育一步一脚印,一步一台阶推动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教育品牌持续彰显、教育质量稳步提升、教育惠民深入人心。如何全面提升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水平、职业教育如何深化产教融合、如何提升教育整体发展水平? 记者采访六盘水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王选进。

    2023年六盘水市教育局从市直和六枝、盘州和钟山等三个市 (区) 幼儿园抽调200余名骨干教师下沉到水城区薄弱幼儿园,举全市之力支持水城区开展“双普”创建并顺利通过国家评估认定,率先在全省实现“双普”创建零突破。

    王选进说:“通过这次创建经验,今年我们健全‘市级统筹、以县为主’的学前教育管理机制,按照学前教育教研指导责任区、集团化办园和农村幼儿园集团化管理资源中心‘三个全覆盖’强化推进学前教育各项工作。同时通过省级示范幼儿园的优质资源,彰显‘创建一所,引领一片、辐射一方’的作用。”

    据了解,今年六盘水上报了六枝特区、钟山区2025年将参加“双普”国检,同样采用教研指导责任区包保模式。王选进介绍,目前已经制定六枝特区和钟山区创建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市县结对共建攻坚工作方案,运用“三优先三覆盖”(资金优先保障、资源优先配置、项目优先安排,集团化办园全覆盖、系统化教研全覆盖、专业化督导全覆盖) 模式,形成覆盖城乡、布局合理、公平普惠、安全优质的学前教育发展格局,全面高质量提升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水平。

    深化校企合作方式,六盘水职业教育不断探索产教融合路径,在服务产业发展上提供了充足的智力支撑。

    2023年,贵州省能源产业技能人才培训基地落户六盘水。由六盘水职业技术学院牵头,依托各市 (特区、区) 中职学校,立项建设了省级能源化工区域性开放型教育融合实践中心,初步构建全市“1+N”的产教融合实践模式。

    王选进说:“六盘水职院煤矿智能开采专业群获省级高水平专业群立项建设,迈入全省‘双高’校列。我们将依托已经建立的基地和实践中心,围绕能源和能源化工首位产业,建强煤炭智能开采、机电一体化、机械制造加工类等助推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本土学科。”

    “教育领域的改革需要持续、深入地开展。”王选进介绍,六盘水教育目前正从教育评价、集团化办学、职称评审、教育督导、教育信息化、教育对外开放等方面共同发力,深化教育改革。

    “通过改革,克服幼儿园‘小学化’倾向,带动薄弱地区中小学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破解教师职称评审和教育教学实践‘两张皮’的问题;启动实施新一轮教育信息化装备提升工程,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落实与中山市教育协作协议,持续密切与大连市帮扶联系,借力发力、借势成势,不断拓展和提升开放办学层次。以深化教育改革为牵引,推动全市教育高质量发展。”王选进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