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8月08日 星期四

倾力打造家门口的好学校

贵州“大基教”入学难题逐渐缓解、城乡发展向好向优、育人方式立体多元

2024年08月08日 星期四 贵州教育报数字报 字号[ 放大+ 缩小- 默认 ]

贵阳华润小学学生正在劳动。

六枝平寨小学乡村舞团。

    本报记者 徐颖

    书声琅琅映山间,欢声笑语满校园。

    近年来,贵州基础教育厚植“美的教育”理念,全面提高教育的品质、温度、多样性、幸福感、支持力和保障力,以稳健的步伐为孩子们铺就坚实的成长道路。

    一年一小步,两年一台阶。一所所家门口的好学校,实现了孩子们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转变,立体多元育时代新人的梦想逐渐照进现实。

    幼儿园从空白到标杆

    荷月大歹村,一只只翩翩飞舞的蝴蝶,让藏身于翠绿山谷之中的苗寨,更加多彩迷人。

    7月7日,随着从江县丙妹镇大歹蝴蝶幼儿园省级示范幼儿园的揭牌,该园不仅正式跻身省级示范幼儿园行列,更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历史性转变。

    时间回到2021年9月1日,大歹蝴蝶幼儿园正式开园,大歹村的孩子们终于有了自己的幼儿园。建园初期,幼儿园面临许多困难,苗寨百姓教育观念落后、物资匮乏、保育员普通话水平不足……但这些困难并未阻挡幼儿园前行的脚步。短短三年时间,大歹蝴蝶幼儿园不仅克服了重重挑战,还顺利通过了县级、州级、省级示范幼儿园的评估,赢得了家长的信任,幼儿园开园之初仅35名学生,现已增长至180名学生。

    自2019年起,贵州启动农村幼儿园集团化管理资源中心建设,推动乡镇村学前教育一体化发展,着力提升农村学前教育质量。截至2023年底,全省已建成1468个农村资源中心,为学前教育乡 (镇)、村一体化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2023年,贵州学前教育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新建改扩建公益普惠性幼儿园292所,新增学位3.3万个;省级示范幼儿园总数达145所,全省各级示范幼儿园达3200余所,优质资源总量和覆盖面不断扩大;启动实施“园园达标”工程,首批1569所县级示范以下等级的薄弱幼儿园通过省级验收……

    在国家对全省14个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的督导评估中,我省学前教育发展的良好态势得到了国家评估组的高度认可。在水城、龙里两个区县进行的实地核查中,国家评估组对贵州学前教育给予了高度评价:“贵州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程度高,政府保障到位,办园条件良好,教师队伍强大,办园质量上乘。”

    截至2023年,贵州学前三年毛入园率93.5%,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95.11%,公办园占比59.13%。为进一步提升学前教育质量,贵州加强公办园建设,扩大普惠资源,加快普惠县创建,实施集团化指导,力争每年有8个以上县(区) 通过国家评估验收。贵州将持续优化学前教育资源配置,提升教育服务质量,确保每一名适龄儿童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学前教育。

    娃娃有学上变上好学

    贵州六枝特区梭戛乡的平寨小学,藏于深山,却培养出备受瞩目的舞团。孩子们热情舞蹈的视频走红网络,获百万关注。2024年春节,他们在六枝特区春节文艺汇演中大展身手;4月,又在千人朗诵大赛上进行了精彩的开场表演。

    自1999年建校,平寨小学从破旧教室变身现代化校园,得益于六枝特区的普九工程、农村教育改善计划、特岗教师等多项教育计划,实现了办学条件和教学质量的飞跃。2018年,学校配备了现代化教学设施,如今已成为设施齐全的教育阵地。过去十年,平寨小学因优质教育资源脱颖而出,教学水平显著提升,赢得了家长的认可和信任。

    “近5年,有50多个跟随父母进城务工的孩子转学回来。毗邻乡镇的学生家长也把孩子送到平寨小学。”平寨小学校长胡思远透露,随着家乡教育条件的改善和提升,家长们越来越放心让孩子在家门口的学校上学。

    “让每个孩子享受公平教育”是贵州坚持教育公平的底线。

    “十三五”期间,贵州为易地扶贫搬迁群众中的38万适龄学生提供了教育资源,新建或改扩建了669所安置点配套学校,实现了全省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配套教育设施全覆盖,切实保障了搬迁群众适龄子女全覆盖、零门槛、无障碍、不落一人就地就近上学的需要。2019年建校的镇宁自治县第四小学,专为易地扶贫搬迁家庭子女和进城务工子女提供寄宿教育,现有2311名学生,多数为少数民族和搬迁家庭子女。学校开设蜡染、刺绣等70余门特色课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今年1月被认定为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校。

    2018年,贵州提前两年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为西部率先达标的省份之一,改善了“乡村弱、城镇挤”的教育问题,惠及更多孩子。

    2019年,贵州争取中央资金182.47亿元、省级资金65.73亿元,压缩省级党政机关行政经费6215.88万元用于教育精准扶贫,大幅改善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

    脱贫攻坚教育保障、东西部协作“组团式”帮扶、营养餐计划、乡村教育家培养……这些关键词绘就了沉甸甸的教育均衡发展答卷,温暖人心、力透纸背,为“人人上好学”奠定了坚实基础。

    优质均衡梦想变现实

    “八年潜心问道,不悔上下求索。”

    2023年12月,全省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暨教研工作培训会在岑巩县的成功召开,吹响了贵州基础教育向高质量发展进军的号角。

    会上,岑巩县第四中学校长杨宗永分享了该校课堂教学改革的经验。岑巩四中的建立,是为了优化全县教育布局,整合资源,提升质量,并解决易地扶贫搬迁家庭子女及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问题。自2015年建校以来,学校坚持“独学—共学—学好”的教学理念,推行“六三一”教学法,经过八年努力,中考成绩稳居全县第一,州内前五。该校的教学法成效显著,为全县乃至全州教育进步树立了榜样,并为贵州 《公办强校计划》 贡献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同年,贵州开始在全省全面实施 《公办强校计划》,遴选2200余所项目学校进行为期3年的跟踪培育,占全省义务教育学校总数的四分之一。省教育厅提供包括制度保障、培训提升和联动发展在内的多方位支持,以促进优质学校的成长,确保“家门口”的每所学校都办好。

    截至2023年,贵州累计完成了2207所公办强校计划项目学校专项培育。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推行五育并举,坚持立德树人。通过开展特色课程和社会实践活动,培养了孩子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成果正逐渐惠及每一个家庭。

    位于贵阳市区的省府路小学以“志道”精神为引领,严谨治学,创新推出“少年军校”课程,整合国防教育,构建家校社三位一体教育体系,全面提高学生体质和心理素质,培养创新与实践能力;观山湖区华润小学的山体公园里,孩子们亲自动手种植,学习农业知识;三都水族自治县第三中学的“未来教室”里,学生们探索科学奥秘;凯里市第三小学开展民族武术、民族绘画、民族舞蹈、芦笙舞等各具民族特色的社团,校园真正成为孩子们学习生活的“笑园”;安顺市第五小学的学生走进云峰屯堡景区,体验蜡染工艺、观看傩戏表演,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融入教育……这些生动的教育场景,共同组成了贵州省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美好画卷。

    随着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家门口的学校正在成为孩子们学习和成长的乐园。在这片将梦想化为现实的土地上,贵州教育正以稳健的步伐,为孩子们铺就坚实的成长道路,细致描绘新时代教育的灿烂篇章。